長春經開再炒審計機構魷魚
鉅亨網新聞中心
長春經開(600215)公告擬聘請大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為2011年度審計機構,年度審計費用50萬元,不再續聘福建華興會計師事務所為審計機構。這已經是長春經開自1999年9月上市以來第七次更換審計機構,在公司曾聘用過的審計機構中,最長的聘用了五年,最短的只聘用了一年。
頻繁更換審計機構
此次被解聘的華興所只為公司審計了2009年和2010年的財務報告。對于此次更換審計機構,公司表示是由于華興所業務擴張速度較快且工作期集中,導致人手不足,無法保證按時完成公司2011年報審計工作。
從長春經開過去聘用審計機構的經歷來看,公司上市最早聘請的是中慶會計師事務所審計1999年年報,但2001年3月,公司稱中慶所不能勝任審計工作,改聘安達信隆會計師事務所,該所一直為公司審計到2004年度。盡管2005年底公司董事會決定續聘該所,但在2006年2月14日的股東大會上,關于續聘安達信隆所的提案被全票否決。
公司隨后聘用北京京都會計師事務所為審計機構。但京都所對公司2005年度會計報表出具了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審計意見的審計報告,這直接導致其在2006年被上海上會會計師事務替代。然而盡管上會所對公司2006年年年報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但該所也只和長春經開簽了一年合同。
2007年,長春經開的審計機構換成了中磊會計師事務所,但該所也為公司出具了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并在2008年度給長春經開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后出局,公司審計機構由此更換為華興所。
難掩瑕疵
審計工作具有一定的連續性,頻繁更換審計機構的上市公司并不多見,這些公司雖不能一概而論,但多數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業內人士表示,隔三岔五便更換審計機構的公司,一方面可能是公司擔心審計機構深入了解公司后作出"非標"審計報告;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審計機構在了解公司真實情況后不愿意再提供審計服務。
長春經開此前就與京都所意見"不和"。京都所在公司2005年度審計報告中認為,公司在償還貸款、清繳稅款、項目開發等方面存在較大的資金壓力,公司擬定了相關措施,但其措施的執行仍然存在不確定性。而長春經開則表示,不認為公司運營和資金籌措存在不確定性,而認為資金壓力將會在資產和主營業務結構提升完結后被徹底解決。
此外,長春經開近年來業績劇烈波動可能也令不少審計機構頭疼。公司2007年、2008年和2010年均呈現前三季度虧損,第四季度一舉扭虧的局面。2010年公司與長春經開國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進行資產置換產生收益,大幅增加了公司利潤,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30倍。但這樣的好形勢并未持續多久,今年一季度公司便重新陷入了虧損,到第三季度末,公司虧損金額為599.7萬元。
公司更換審計機構和財務方面的一些問題已經引起了監管部門的注意。在吉林證監局2010年對公司進行的現場檢查中,要求公司就存在的"審計、提名、薪酬與考核專門委員會中獨立董事未占多數,以及2009年度會計估計變更事項理由不夠充分"等問題進行整改。(中國證券報)
(衛強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4006744482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