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巨頭在美花5.386億美元了結"共謀定價"官司
鉅亨網新聞中心
液晶面板巨頭正在為多年前的合謀操縱面板價格付出巨大的代價。
昨日,夏普、三星等7家液晶面板廠家表示,同意支付5.386億美元的罰款,對液晶面板間接買家提起的集體訴訟案進行和解。其中的5.01億美元將償付給消費者,另有大約3700萬美元將賠償給政府和其他公共團體。
在5.386億美元的賠償金當中,三星電子同意支付2.40億美元;夏普將支付1.155億美元,剩下的由奇美光電、“中華映管”、愛普生、瀚宇彩晶和日立5家支付,目前包括佛羅里達州、加利福尼亞州和紐約州在內的美國8個州的總檢察長已經同意接受上述液晶面板制造商的賠償。
此前,歐盟委員會已對LG、奇美等5家面板廠家處以合計6.49億歐元的罰款,當時三星因為充當污點證人而免受處罰。
“這對正在巨額虧損的面板巨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群智咨詢研究總監李亞琴表示,在液晶面板發展初期,液晶面板技術主要掌握在日韓和中國臺灣等不到10家企業手中,為了維持高額利潤,這些企業更多采取了聯合控制價格的做法。但是在2006年后,隨著中國臺灣、日韓面板巨頭進一步擴產,以及京東方等中國大陸企業進入這一行業,面板價格基本上已經轉變為市場決定。
官司的起因是美國司法部在2006年12月開始的一項調查。該調查針對的是全球主要面板制造商在美的銷售行為,調查發現,在2001~2006年之間,包括韓國的三星、LG,日本的夏普、NEC,以及中國臺灣地區的四家面板廠——友達、奇美、華映、彩晶在內的數家面板巨頭,定期在飯店、餐廳聚會。
于是美國司法部、歐盟貿易委員會、日本和韓國的公平貿易委員會,先后向韓國三星電子、LGD、日本夏普、NEC,以及中國臺灣地區的4家面板企業發出了涉嫌壟斷并操縱面板價格的反壟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上述企業涉嫌聯手哄抬面板價格,對戴爾、摩托羅拉和蘋果計算機的面板采購價格造成了影響。
“上述訴訟主要是針對手機、音樂播放器和筆記本電腦市場的中小尺寸面板。”李亞琴表示,在2006年以前,液晶面板市場的確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所以2006年后中國臺灣和日韓面板巨頭開始了面板產能擴張的競賽,在2007年~2009年一下子投產了多個高世代面板生產線。液晶面板市場逐步轉變成供過于求。
群智咨詢2011年第三季度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市場格局為:LGD占比27%、三星占25%、奇美占22%、友達17%、夏普占比7%;而各大面板巨頭給中國主流彩電廠家的面板供應狀況為:奇美占比31%、LGD占25%、三星占19%、友達占18%。
“面板供應商分散,而且價格波動頻繁,目前已不存在操縱價格的可能性。”李亞琴表示。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