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3月綜述:全球經濟繼續回暖 希臘債務問題取得進展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年3月,伴隨著氣溫回升,全球經濟也開始從嚴冬邁向暖春。各大經濟體進一步確立復蘇勢頭,二次衰退的可能性愈發減弱,但復蘇之路依然艱辛。希臘債務問題取得進展,但歐洲主權信貸問題仍牽動市場神經。亞洲地區復蘇步伐超出預期,一些國家開始逐步退出經濟刺激政策。而歐美等發達國家暫不具備加息條件,各主要央行仍維持現行貨幣政策不變。
一.全球經濟繼續回暖,美國復蘇腳步加快
3月,美國經濟復蘇步伐開始加快,修正后的09年第四季度GDP以6年來最快速度增長,就業市場也顯示出積極信號,但房地產領域依然疲軟。希臘債務問題終于取得進展,歐盟同意與IMF聯手救助希臘,同時歐央行也將寬松的抵押品規定延期至2011年,但主權信貸擔憂僅得到暫時緩解,惠譽下調葡萄牙評級揭示出歐洲其他國家同樣面臨艱難的財政困境。歐元區失業率再度攀升,復蘇僅依靠出口拉動,暗示該地區經濟或需更長時間走出衰退。英國經濟終于結束了長達6個季度的萎縮,失業率下降,制造業擴張,消費者信心提升,表明該國已步入復蘇軌道。日本出口強勁增長,進而帶動就業市場企穩,但仍面臨通縮困擾。
1、美國
經濟增長方面,美國09年第四季度GDP第二次修正報告顯示季比折年率上升5.6%,低于前次報告中的上升5.9%,市場平均預期第四季GDP將被向下修至5.7%。但報告仍表明,在巨額庫存調整、強勁企業投資以及適度消費者支出的推動下,美國經濟以6年來最快的速度增長。過去一年,美國實際GDP增長0.1%。
就業方面,美國勞工部月初公布就業報告顯示,2月非農就業人數減少3.6萬人,減少幅度低于預期的6.8萬人,而盡管遭遇暴風雪天氣,但2月失業率仍持平于9.7%,亦好于市場預期。這一數據顯示出勞動力市場復蘇的積極信號。經濟學家認為,若非美國東海岸遭遇兩次暴風雪襲擊,2月非農就業人數很可能會實現增長。此外,美國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2月就業趨勢指數上升0.3%,至93.5,連續第六個月實現增長,也表明未來就業形勢有望進一步改善。
房地產方面,美國2月新屋開工經季調后月比下降5.9%,按年計為57.5萬套,為4個月來最大降幅,預期月降3.6%;2月新屋銷量月比下降2.2%,年比降13.0%,不及經濟學家預期,主要受暴風雪天氣以及企業裁員拖累,這表明房地產領域依然疲軟。暴風雪和止贖令美國住宅建筑商信心進一步減弱,3月NAHB住房市場信心指數從2月的17降至15,這是6個月中第4次下降,進一步表明房屋市場的困境。美國1月FHFA房價指數月比下降0.6%,09年12月房價指數月比降幅由1.6%下修至2.0%。
制造業領域,美國2月ISM制造業指數從1月份的58.4小幅降至56.5,雖然擴張速度有所放緩,但2月就業指數從1月的53.3升至56.1,連續第三個月實現增長,表明制造業就業狀況繼續改善。美國2月耐用品訂單月比增長0.5%,訂單總額增至1781.2億美元,這是該先行指標連續第三個月增長。除去運輸品后的核心耐用品訂單月升0.9%,除去飛機的非防務資本品訂單月升1.1%,表明美國商業已對經濟復蘇抱有信心。此外,美聯儲報告顯示,盡管美國東北部地區遭遇暴風雪襲擊,但2月工廠訂單仍然月比增長0.1%,市場預期下降0.2%。
銷售方面,美國2月零售銷售月比增長0.3%,年比增長3.9%,除去汽車部門后的核心零售銷售月升0.8%,均好于市場預期。美國2月消費者開支月比增長0.3%,為09年9月以來最低增幅。盡管如此,經濟學家認為這一增幅已難能可貴,因惡劣天氣致使很多消費者無法進入商店消費。截至2月底,消費者開支已連續5個月上升,表明美國經濟正在緩步復蘇,但復蘇力度并不強勁。此外,美國2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經季調后月比下降0.6%,降幅超過經濟學家預估的0.2%,創7個月來單月最大降幅。除去能源和食品價格后的核心PPI月比微升0.1%,與市場預期持平。美國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月比持平,市場平均預期上升0.1%,除去能源和食品價格后的核心CPI月升0.1%,與預期一致。PPI和CPI數據顯示通脹壓力依然相對溫和,為美聯儲維持低利率提供了空間,并進一步緩解了投資者的擔憂情緒。
美國3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經2月大幅下滑后有所反彈,升至52.5,好于預期。但由于消費者仍對就業狀況感到擔憂,該指數仍低于09年12月及2010年1月表現。3月現狀指數由2月修正后的21.7升至26.0,預期指數由2月修正后的62.9升至70.2。3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終值持平于2月的73.6,預期為73.02,現狀指數終值從2月底的81.8升至82.4,為08年3月以來最高,但預期指數從2月底的68.4降至67.9,表明消費者對經濟的信心依舊疲軟。
貿易方面,美國1月貿易赤字月比縮減6.6%至372.9億美元,因石油進口量降至10余年來最低水平。1月出口額月比下降0.3%至1426.6億美元,進口額下降1.7%至1799.5億美元。美國1月與中國的貿易赤字由181.4億美元增至183億美元。
3月,兩項重要動議在經過參眾兩院通過后最終定案。3月18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175億美元就業法案,根據該法案,聘用失業至少兩個月失業人員的企業將享受稅收優惠,同時還將延長小企業的核銷費用規定,并適當擴大“建設美國債券”計劃。3月23日,奧巴馬簽署具有歷史意義的9,380億美元醫改法案,使其正式成為法律條文,該法案將為此前無醫療保障的3,200萬美國人提供醫保。
2、歐元區
希臘的債務問題終于在3月取得進展,希臘政府3月初宣布將實行48億歐元財政緊縮措施,以確保在2010年實現削減預算赤字目標。歐元區16國領導人則在25日同意采用歐盟與IMF聯手救助希臘的方案,歐元區成員國將向希臘提供雙邊貸款,同時IMF將向希臘提供援助融資,前提是希臘提出援助請求。該項援助方案不是以歐元平均利率來向希臘提供融資,而是以鼓勵希臘能盡快重返市場的優惠利率提供融資。歐洲央行在同一天宣布,2011年可接受抵押品的評級下限將繼續維持在“BBB-”級,亦為希臘融資提供了喘息余地。然而,分析師認為,這并不能完全解決希臘問題的根本誘因,且希臘的困境只是冰山一角,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及愛爾蘭的財政狀況同樣艱難,希臘援助計劃不會結束歐元區的憂慮形勢。
信用評級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24日將葡萄牙的長期外幣與本幣發行人違約評級從AA降至AA-,并將其評級前景定為負面,同事警告,如果葡萄牙不改善財政狀況,其評級可能再次被下調。此次下調歸因于葡萄牙09年預算表現不佳。分析師認為,在宏觀經濟與結構相對疲軟的環境下,大規模財政危機已經削弱了葡萄牙的信用可靠度。葡萄牙遭遇評級下調激起市場憂慮,歐洲的國家財政問題可能擴大到希臘以外的地區。而穆迪(Moody s)3月亦指出,德國、法國、英國和美國四個AAA評級國家的經濟運行風險正在增強。中國總理溫家寶則警告,由于金融系統風險以及部分國家失業率居高不下,全球經濟有陷入二次衰退可能。
經濟數據方面,歐元區09年第四季度GDP經修正后季比增長0.1%,年比下降2.1%,符合經濟學家預期。數據暗示脆弱的復蘇完全依賴于出口,歐元區經濟可能需要更長時間走出衰退。
歐元區2月失業率由1月的9.9%增至10.0%,這是1998年8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失業人數增加6.1萬人至1570萬人。失業率在穩定三個月后重新增長,意味著歐元區企業仍面臨疲弱需求,復蘇強度仍不足以抑制企業裁員。鑒于如此多的失業人口,零售銷售數據不大可能很快復蘇。德國3月失業人數減少3.1萬人,而預期為增加0.7萬人。從歐盟委員會商業和消費者調查的就業預期來看,德國勞動力市場在未來幾個季度應進一步改善,制造業就業增加比較明顯。
值得欣慰的是,受德國和法國經濟增長及出口訂單推動,歐元區3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由2月的54.2增至56.6,為40個月來最高水平,表明產出繼續擴張。德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由57.2增至60.2,預期中值為59.6;法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由54.9增至56.5,預期中值為56.3;意大利3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由51.6增至53.7,預期中值為52.6。
雖然消費者對歐元區經濟前景的預期未有改善,3月消費者信心指數持平于-17,但出口訂單激增和庫存下降提振工業信心,歐元區3月經濟信心指數由2月的95.9增至97.7,制造業和建筑業信心的增長最為強勁。歐元區3月商業景氣指數由-0.65增至-0.32。
歐元區2月CPI終值年率增長0.9%,除去能源、食品、酒精和煙草后的核心CPI年率增長0.8%。3月CPI初值年率增長1.5%,超出預期,為2008年12月以來最高增速。數據反映出德國和西班牙成本相關的通脹加速,盡管如此,但通脹率仍低于歐央行2%的中期目標,這為歐央行維持額外寬松的貨幣政策提供了空間。德國3月CPI初值增長1.1%,西班牙增長1.4%。
制造業方面,歐元區1月工業新訂單月比下降2%,年比上升7%,弱于經濟學家預期。但1月工業產值月率上升1.7%,年率上升1.4%,為1990年開始記錄以來最強勁月增幅,同時也是2008年4月以來首次年率增長,似乎暗示歐元區經濟復蘇正在加快步伐。
此外,德國3月ZEW經濟預期指數由2月的45.1降至44.5,連續第6個月下降,但強于經濟學家預期。德國3月Ifo商業景氣指數增至98.1,為近2年來最高水平,3月商業現況指數由89.8增至94.4,商業預期指數由100.9增至101.9,工業和零售業條件明顯改善。法國09年第四季度GDP季比增長0.6%,證實法國經濟進一步走向復蘇。
3、英國
英國09年第四季度GDP修正后季增0.4%,結束了此前連續6個季度的萎縮,年率下降3.1%,降幅小于先前估值3.3%,服務業、建筑業及農業部門狀況的改善表明該國經濟已開始逐步走出衰退。09年全年英國經濟萎縮4.9%,略小于最初預計的5.0%。
就業方面,英國2月失業申請人數減少3.23萬人,為1997年11月以來最大減幅,預期為增加6000人。2月失業率由1月的5.0%降至4.9%,表明就業市場已步入復蘇軌道,這一數據也增強了英國經濟的復蘇動力。
消費方面,英國09年第四季度儲蓄率從第三季度的8.4%降至7.0%,為08年第三季度以來首次下降,反映出消費者活躍程度開始提高。2010年2月,英國消費者貸款出現19個月來最強勁增長,表明英央行應對信用緊縮的措施已見成效。此外,受家庭產品和燃料銷售帶動,2月零售銷售額月比上升2.1%,為2008年5月以來最大月升幅,年比上升3.5%。英國2月Nationwide消費者信心指數由1月的74升至80,創2年來新高;2月當前狀況指數由1月的23升至27,為2008年12月以來最高;2月預期指數從1月的109升至115,為2004年5月以來最高,顯示消費者對當前及6個月內的經濟和就業形勢持較樂觀態度。
英國2月CPI月率上升0.4%,年率上升3%,低于預期,但仍高于英央行2%的通脹年率目標。除去能源、食品、酒精和煙草價格后的核心CPI月率上升0.4%,年率上升2.9%,預期為年率上升3.1%。通脹年率較1月相比所有回落,暫時緩解了英央行對通脹預期加劇的擔憂。然而,受石油和電力產值上升推動,2月PPI輸出指數月升0.3%年升4.1%,為14個月來最強勁年率,升幅超出預期。除去食品、飲料、煙草和石油后的核心PPI輸出指數月升0.3%年升2.9%,為2009年3月以來最高年率。數據暗示,英國經濟的復蘇進程仍存潛在通脹壓力。
英國1月制造業產值月比下降0.9%,因惡劣天氣影響了制造業活動,但年比增長0.2%,是自2008年3月以來首次年率增長。英國2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較1月持平,穩定在56.6;3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增至57.2,為1994年10月以來最高水平,表明制造業部門正在持續擴張。
3月24日,英國財政大臣達林向英國下議院提交了大選前的最后一份年度財政預算報告,并推出了總額為25億英鎊的經濟刺激新措施。達林表示,其預算計劃的核心是一項幫助中小企業、促進創新、投資國家基礎設施及關鍵技能的一次性發展方案,方案所需的25億英鎊將來自于重新安排開支以及對銀行高管薪酬加征的稅收。
在預算報告中,達林重申在四年內將預算赤字削減一半的承諾,并下調了未來幾年的政府借款規模預期以及2011年經濟增長預期。
達林預測,2010年英國經濟增速為1%至1.5%,與09年年底公布的預算前報告一致,但將2011年經濟增速預期由3.25%至3.75%下調為3%至3.5%。達林還預測,英國2009至2010財年的凈借款為1670億英鎊,比預期低110億英鎊;2010至2011財年的凈借款將降低至1630億英鎊;2011至2012財年進一步減少至1310億英鎊;2012至2013財年降至1100億英鎊;隨后在2013至2014財年和2014至2015財年分別降至890億英鎊和740億英鎊。
達林還在預算案中表示,計劃創建一個規模為20億英鎊的綠色投資銀行,以刺激私人部門投資低碳基礎設施。
稅收方面,達林提出,政府打算顯著增加年收入高于15萬英鎊納稅人的所得稅稅率,逐年降低這部分人目前擁有的個人免稅額度;年收入少于2.5萬英鎊的納稅人則不受影響。此外,政府對首次購房者購買25萬英鎊以下的房屋將不再征收印花稅,相應地,價格超過100萬英鎊的房屋印花稅則從4%漲到5%。
4、日本
受汽車及能源類產品銷售強勁帶動,日本2月零售銷售月比增長0.9%,年比增長4.2%,連續第二個月年比攀升;2月家庭消費信心指數由1月的39增至39.8,亦連續第二個月上行,分析人士認為,日本受出口驅動的復蘇已開始起到穩定就業的作用,通過將家庭納入復蘇惠及的范疇,更加廣泛的復蘇正逐步站穩腳跟。
日本2月失業率與1月持平,穩定在4.9%,符合預期。隨著出口提振經濟復蘇,勞動力市場正在逐步企穩。分析師表示,全球貿易的重建推高了企業利潤,使企業更容易留住員工,有助于推動日本走出60多年以來最嚴重的就業低谷。失業率下降以及就業率和薪酬的上升將進一步為消費者支出提供支持。未來幾個季度,日本經濟將繼續好于市場預期。
盡管如此,日本的通縮狀況仍未見起色。2月核心CPI年比下降1.2%,已連續12個月收縮,CPI持續下滑很可能加深有關通縮壓力將扼殺日本脆弱經濟復蘇的擔憂,也將加劇央行采取進一步寬松政策的預期。2月PPI年比下降1.5%,為連續第14個月下降,降幅較1月的2.1%有所收窄,但仍反映出日本正面臨的通縮困擾。
受亞洲農歷新年影響,日本2月工業產值經季調月比下降0.9%,為12個月來首次下降。但據政府調查數據顯示,由于亞洲新興經濟體對日本工業產品需求仍然非常旺盛,制造商預計3月份工業產值可能增加1.4%,四月可能出現0.1%的小幅下滑。日本經濟產業省維持其對工業產值的評估不變,認為工業產值將繼續呈現上升勢頭。
日本2月商品貿易實現盈余6,510億日圓。2月出口額年比大幅增長45.3%至5.129萬億日圓,連續第三個月實現增長,得益于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對電子、汽車以及制造和建筑原材料的強勁需求。出口反彈提振了市場樂觀情緒,同時也帶動進口增加,促使日本企業購買更多原材料以進行生產。2月進口額連續第二個月擴大,年比增長29.5%至4.478萬億日圓,一定程度上受石油及其他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
日本3月小型企業信心指數月比增長3.5%,至45.8,其中,制造業型企業信心指數月升3.7%至47.9,非制造企業月升3.4%至44.1。與之相反的是,第一季度日本大型企業商業信心指數由前一季度的-1.9降至-2.4,同期大型制造企業信心指數由前一季度的13.2降至4.3,表明大型企業對經濟前景持更為悲觀態度。
二.主要央行繼續維持現行貨幣政策
除澳大利亞央行如預期上調基準利率外,3月各主要央行仍維持當前貨幣政策不變。美聯儲繼續承諾在較長時期內維持超低利率;歐央行在通脹緩和及經濟停滯情況下年底前加息可能性不大;英央行年內不太可能進一步擴大量化寬松政策,也不太可能收緊貨幣政策;日央行面對政府施壓,將銀行融資方案規模擴大一倍至20萬億日圓,表明抑制通縮的明確立場。澳大利亞因經濟增長速度快于預期,未來數月可能繼續調升利率,澳央行認定的正常利率水平為4.50%至4.75%;加拿大經濟復蘇向好,加息壓力將增大。IMF警告發達國家不要跟風澳大利亞提高利息,鑒于全球核心通脹率較為溫和且失業率較高,現階段多數央行應將利率保持在低位,并認為多數發達國家的經濟復蘇勢頭將會較弱。
1、美聯儲
美聯儲3月議息會議決定維持聯邦基金利率于0至0.25%記錄低位不變,并決定于3月底如期結束1.25萬億美元抵押貸款支持證券購買計劃。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在會后發表政策聲明稱,短期利率仍將在“較長時期內”維持在“超低水平”,央行將繼續監控經濟前景和金融態勢,并將在必要時利用政策工具促進經濟復蘇和物價穩定。FOMC此次利率表決結果為9票贊成1票反對,堪薩斯城聯邦儲備銀行行長霍恩再度成為唯一反對者,由于擔憂低利率可能引發通貨膨脹,霍恩要求在政策聲明中刪除“較長時間”的措辭。但由于多項通脹指標仍較低,而且失業率仍處在9.7%的高位,許多官員不愿意取消這一關鍵措辭,以免讓市場不安。大多數分析人士認為美聯儲在2010年晚些時候才會采取行動,甚至有不少人預測,經濟增長持續面臨挑戰、通脹水平較低等因素將促使央行在2011年前維持利率不變。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埃文斯表示,根據美聯儲決策會議的召開頻率,較長時間維持美國當前的寬松貨幣政策意味著約6個月。FOMC下次會議將于4月27至28日召開。
美聯儲主席伯南克25日前往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作證,他表示,美國經濟仍需超低利率政策支持,并強調央行已做好準備在必要時緊縮信貸,以防止通脹發生。他還指出,美聯儲希望恢復投資組合中只有美國國債的狀況,隨美國經濟狀況持續改善,美聯儲將在未來某一時間逐步出售資產,將資產規模縮減至危機前水平,即1萬億美元以下。截止2月24日,美聯儲共持有資產2.29萬億美元,較1月增長400億美元。
美聯儲副主席科恩(Donald L. Kohn)3月初表示將在6月任期結束后卸任,科恩離任將使美聯儲的7人理事會出現第三個空缺。白宮隨后表示,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行長耶倫(Janet Yellen)是副主席職位的主要人選,且正在考慮由馬里蘭州金融監管專員拉斯金(Sarah Bloom Raskin)和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戴蒙德(Peter Diamond)出任美聯儲另外兩個空缺職位。耶倫表示,其很樂意擔任美聯儲女副主席一職。
2、歐央行
歐洲央行4日宣布維持基準利率于1%的超低水平不變,符合廣泛預期。行長特里謝在議息會議后表示,央行將繼續通過主要再融資操作向歐元區的銀行提供所需流動性,減輕了投資者對流動性可能收緊的擔憂。多數經濟學家預計,由于歐元區通脹狀況緩和,第一季度經濟復蘇停滯,歐央行在第四季度之前不會上調利率。
此外,歐央行還將2010年歐元區GDP增幅預期區間收緊至0.4%至1.2%,此前的預期為0.1%至1.5%;對于2011年,歐央行預測該年GDP增幅區間為0.5%至2.5%,高于09年12月預測的0.2%至2.2%。通脹方面,歐央行預計2010年CPI增幅在0.8%至1.6%區間,低于此前預測的0.9%至1.7%區間;2011年CPI增幅在0.9%至2.1%,高于此前預測的0.8%至2.0%區間。
3月26日,歐盟領導人一致同意任命葡萄牙央行行長康斯坦西奧(Vitor Constancio)出任歐央行下屆副行長,接替將于5月底卸任的現任副行長帕帕德莫斯(Lucas Papademos)。
3、英央行
英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3月4日宣布維持資產購買計劃規模于2000億英鎊不變,并連續第13個月維持基準利率于0.5%不變,符合市場廣泛預期。會議紀要顯示,貨幣政策委員會一致同意維持政策不變,并認為未來數月通脹仍高于目標的可能性日益增強。委員會還強調,如果經濟未按預期出現快速增長,央行將會決定進一步擴大定量寬松政策的規模。分析人士認為,就目前階段來看,英央行不會在2010年進一步擴大量化寬松政策,但短期內也不太可能收緊貨幣政策。此外,英央行3月中旬公布季度公報顯示,英國未來就業形勢存在大量不確定性,如果復蘇不如預期強勁,失業可能進一步上升。
4、日央行
在日本政府頻繁施壓情況下,日本央行政策委員會3月17日決定將固定利率市場操作融資額度自10萬億日圓擴大至20萬億日圓,并繼續以0.1%的利率向銀行提供3個月期貸款,同時宣布維持基準利率在0.1%的水平不變,符合市場廣泛預期。央行還承諾,將繼續維持寬松的政策環境,并竭盡全力對抗通縮。
央行行長白川方明在議息會議后表示,央行采取的額外寬松政策旨在確保經濟和物價能以可持續的方式改善,這顯示出日央行抑制通縮的明確姿態,將有助于確保經濟和物價的改善,寬松的措施將有助于降低長期利率并提升內需。
隨后日央行發布3月經濟報告,再次維持對國內整體經濟形勢的評估不變,與之前四個月一樣,央行表示日本經濟正在好轉。日央行在報告中上調了對資本支出的評價,稱資本支出水平正在總體走穩,但預計仍會持平;央行還調整了對住房投資的評估,稱住房投資的下降趨勢已經中止。報告還指出,日本就業和收入情況依然嚴峻。
5、其他央行方面
澳大利亞央行3月2日將基準利率上調25個基點至4%,符合廣泛預期。央行表示,該國經濟表現強勁,足以經受住來自歐洲主權債務隱憂的沖擊。澳央行會議紀要顯示,最新跡象證明將利率向正常水平調整是適當的,央行將在中期內繼續以一個合理的速度調升利率,目前該行認定的正常利率水平為4.50%至4.75%。澳央行指出,房價增長的“明顯動能”、堅實的消費者支出、購房活動增加以及預期的采礦活動提升是廣泛經濟復蘇正在進行的證據。央行還認為,通脹率仍將保持在2%至3%的目標區間,但指出,需進一步上調利率才能實現目標。
加拿大央行3月維持隔夜拆款利率于0.25%紀錄低點不變,并重申當前利率水平將持續至第二季度末,以便實現通脹率目標。印度央行3月意外升息,將國內關鍵貸款與借款利率分別上調25個基點至5.00%和3.50%,以穩定通脹預期。印度2月基于批發價格指數的通脹年率已升至9.89%。
三.國際金融市場受經濟回暖推動全面上揚
全球經濟復蘇腳步加快推升大宗商品需求增長預期,促使投資者對高風險資產的買盤意愿回升,國際金融市場3月紛紛呈現上漲態勢。全球主要股指大幅上揚,走出數月來最佳表現,預計隨主權信貸風險逐步減小,新一季度將繼續呈現上升趨勢;美國利好經濟數據推動美元繼續走強,但市場對美聯儲加息預期減弱,加大美元下行壓力;國際油價漲勢強勁,歐美和亞洲國家制造業活動普遍擴張,增強了市場對經濟持續復蘇的信心,加上希臘在管理債務問題上邁出積極步伐,減輕了市場的憂慮情緒,大宗商品需求有望繼續增長,預計油價近期還將保持強勁升勢。
股市方面,隨經濟逐步復蘇及投資者樂觀情緒增強,全球主要股指3月全線走高。美國三大股指3月強勢上行,月中走出一波連續8個交易日的上漲高潮,下旬連破18個月高點。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3月累計上漲5.15%,收于10,856.63點,為09年11月以來最佳表現,第一季度累計上漲4.11%;納斯達克綜合指數3月上漲7.14%,收于2,397.96點,為09年7月以來單月最大漲幅,第一季度上漲5.68%;標準普爾500指數3月上漲5.88%,收于1,169.43點,為09年7月以來最佳表現,該指數第一季度累計上漲4.87%。歐洲三大股指亦令人振奮,英國富時100指數3月累計上漲325.12點,收于5,679.64點,漲幅6.07%;德國DAX指數數3月累計上漲555.09點,收于6,153.55點,漲幅9.92%;法國CAC-40指數3月累計上漲265.21點,收于3,974.01點,漲幅7.15%。日本股市強勁攀升,日經225指數3月累計上漲963.91點,收于11,089.94點,漲幅9.52%,月末前觸及18個月高位11,097.14點。
匯市方面,美元指數3月繼續上行,但上行動能有所減緩,市場對美聯儲加息預期減弱,使美元下行壓力增強。美指3月開于80.39,尾盤收于81.07,漲幅0.85%。各主要非美貨幣兌美元3月紛紛呈現下挫之勢,其中歐元兌美元開于1.3616,尾盤收于1.3509,跌幅為0.79%;英鎊兌美元開于1.5251,尾盤收于1.5183,跌幅為0.45%;美元兌日圓開于88.86,尾盤收于93.46,上漲5.18%;美元兌瑞郎開于1.0746,尾盤收于1.0540,下跌1.92%。歐元區16國就歐盟與IMF聯手援助希臘事宜達成一致,對歐元構成支撐,但從經濟復蘇方面看,美元目前經濟復蘇情況較歐洲國家強勁,將有助于美元繼續震蕩上行。
商品市場方面,COMEX期金3月初受油價走高和美元下挫推動,主力合約大幅上漲并突破阻力位1,130美元,升至1,143.30美元/盎司,觸及7周高點。但隨后因避險情緒減退及印度加息引發市場對黃金需求的擔憂,金價一度失守1,100美元/盎司,最低跌至六周低點1,088.80美元,月末前探底回升,最終收于1,114.50美元/盎司。有關經濟回暖將推動大宗商品需求上升的預期推動油價在3月強勁上揚,NYMEX原油期貨3月大部分時間在80美元關口反復震蕩,但月底前發出一波強勁攻勢,一舉突破17個月高點,最終收于每桶83.76美元。此外,受智利地震及美國利好經濟數據影響,COMEX期銅主力合約3月累計上漲8.21%,收報3.5535美元/磅。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歐佩克)3月17日召開部長級會議,同意維持當前產量目標不變,符合市場普遍預期。歐佩克秘書長巴德里表示,該組織目前擁有日閑置產能逾600萬桶。歐佩克還在3月石油報告中上調了對全球2010年石油需求的預測。目前,該組織預計全球2010年石油需求每日將增加90萬桶,較上次預估值調高了10萬桶。
(張軼婷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