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經紀業務熱詞盤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關鍵詞一:最失意9月
60人的營銷團隊,整個9月為營業部貢獻的經紀業務凈收入僅800元。這是某知名券商深圳旗艦營業部的9月故事。
從歷史數據上看,9月A股成交額和換手率均達到2010年1月以來最低點,換手率也是首降到10%以下。上市券商當月共實現營業收入16.38億元,環比大降71.8%。實現凈利潤合計為-1.76億元,環比降幅高達130%。
其中,17家上市券商中有9家出現月度虧損,占上市券商比例超過50%。其中,有3家上市券商今年已有3個月出現虧損。
關鍵詞二:營業部瘦身
今年以來,西南證券、國泰君安分別在重慶和湖南開設了與傳統方式不同的營業部。其營業面積、人員配置和運營成本都將遠遠低于傳統券商營業部,成本優勢明顯。
按照過去新設營業部標準,包括場地租金、硬件設備、員工薪酬在內的前期投入將達到500萬以上,約3年~5年才能實現盈利,遇行情低迷時盈利周期還會延長。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一家瘦身版的營業部前期投入僅為傳統營業部的三分之一左右。而券商除了在前期投入上為營業部瘦身外,還紛紛在后期經營上優化成本控制,例如通過統一的平臺發送資訊,降低通訊成本。
關鍵詞三:投顧不賺錢
被券商寄予厚望的投顧業務,在今年仍處于培育期,不少券商重金挖角投顧人才,而投顧業務尚未形成穩定的盈利模式,對券商的盈利貢獻甚微。
經過數十月的實踐,當前投顧具體可以分為以銷售服務產品為主和走個性化咨詢服務路線兩種。對于券商經紀業務而言,目前的投顧運作大都停留在與提高交易傭金掛鉤的間接收費上。遇上漫漫熊市,此收費方式難行其道。
下半年部分券商嘗試過投資顧問咨詢收費模式,試圖借投顧之力讓經紀業務從間接收費模式走向直接收費模式,但這些嘗試目前也僅在小范圍內試行,談盈利還言之尚早。
關鍵詞四:傭金率企穩
為防止惡性競爭拖垮整個行業,去年9月末,中國證券業協會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證券公司客戶服務和證券交易傭金管理工作的通知》,規定證券公司向客戶收取的傭金不得低于成本價。此后,多數地區證券業協會紛紛制定了最低傭金標準,要求轄區內證券營業部嚴格執行。
今年上半年,無論是證券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還是上市券商公布的半年報,均顯示在監管加強的背景下,證券公司傭金率已于今年二季度企穩。
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券商經紀業務傭金率環比與同比降幅皆呈放緩之勢。據2011年上市券商三季報顯示,目前上市券商的平均經紀業務凈傭金率為0.08%。
關鍵詞五:新型營業部
據了解,新型營業部定位的主要功能在于向客戶提供金融產品銷售和特定資訊服務、投資顧問及財富管理等增值服務。而監管部門近期也對券商營業部網點的規定做了修訂說明,其中提出了“新型營業部”的大致框架,即對擬設立具有增值服務能力的新型網點的,放開其設立區域和批次的限制。
然而,能先吃到螃蟹肉的券商注定不多。業內的共識是,監管層在開閘新型營業部時,一定會十分審慎,以免走到原有營業部的老路上去。新型營業部能否迅速崛起,搶占此前傳統營業部的市場份額還有待觀察。新型營業部能為客戶提供差異化、創新、有競爭力的產品,是其崛起必不可少的前提之一。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