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業績難掩社會責任缺失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一年一度的央視3.15晚會,每年都聚焦著全國人民關注的目光,今年也并不例外。招商銀行(600036)員工出售客戶信息、中國電信(00728)的垃圾短信、塑料垃圾造“毒”玩具、二甲醚充煤氣、麥當勞的違規操作、家樂福的產品欺詐等等消費欺詐與侵權行為,在消費者當中引起了極大的共鳴,但凡央視披露的消費侵權與欺詐行為迅速成為各大輿論媒體聚焦的焦點。
在這些侵犯消費者權益的事例中,既有銀行出售客戶信息致使客戶的銀行儲蓄資金受到他人非法侵占與挪用,也有電信的垃圾短信使得通訊用戶不堪其擾,更有關乎人們身體健康與人身安全的食品安全以及能源利用安全等事例。而在每一個消費侵權與欺詐的背后,糾結的永遠是侵權者的非法獲利以及消費者的權益受損。
曾幾何時,中國銀行業的利潤達上萬億元,傲視全球,甚至于銀行“都不好意思公布自己的業績”,業績不可謂不靚麗。然而,在這靚麗業績的背后,卻是金融壟斷下無數吳英們的“前赴后繼”,業績銀行內部風險控制的缺失與銀行客戶信息的任意外泄,以及銀行儲戶們權益被侵犯后的艱辛維權之路。
而包括中國電信、麥當勞、家樂福等上市公司,其市值往往在該行業名列前茅,而與其市值排名前列相匹配的是,其盈利能力也不是一般公司所能望其項背的。即便在2008年/2009年這個經濟極端惡化的經濟環境下,這些上市公司們也都能取得其他公司所難以實現的利潤。然而,與招商銀行等中國銀行業普遍存在的泄露客戶信息,侵犯客戶權益以謀取非法利益的行為如出一轍,中國電信為了實現“業績6%的增長”,隨意出賣并泄露客戶信息給第三方,任由第三方處置客戶信息,或造成客戶不堪垃圾短信的騷擾,或是造成客戶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而麥當勞、家樂福等洋品牌們,為了降低成本、實現盈利,實現店面員工的分紅是將近,更是罔顧消費者的身體健康與百年品牌聲譽,任意踐踏成就其百年長青事業的守則。至于那些將塑料垃圾(甚至醫療垃圾)制造“毒”玩具、灌裝具有易燃易爆炸的二甲醚進液化石油氣罐、偷工減料減少滅火干粉劑等等制造商們,將消費者的生命財產安全視同“兒戲”的不良商販們,更可謂是喪盡天良。
馬克思曾言,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于踐踏任何的人間法律與道德,為了300%的利潤就敢鋌而走險。今天招商銀行、中國電信、麥當勞、家樂福們的侵權與欺詐行為只不過是“驗證”了先人智者們對丑惡人性的批判。
誠然,作為企業法人,招商銀行、中國電信、麥當勞、家樂福們,有充分的理由與充足的動力去追求經營利潤,尤其是作為上市公司的招商銀行們更是如此,這本也無可厚非。然而,如果企業以犧牲客戶、犧牲消費者利益為主要利潤來源的經營業績,雖然可以成就這些公司們短期的利潤目標,但是終究將會為消費者所拋棄,這反倒不利于公司的長遠發展。這在近年央視“315”晚會上曝光的消費者侵權與欺詐案例中,不乏影響公司發展的案例。錦湖輪胎、雙匯發展(000895)、百度等知名企業,因侵犯消費者權益遭遇業績下滑的“前車之鑒”仍猶如發生在昨日。
當然,對于很多企業負責人來說,他們也應該都知道自己的侵權行為終究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但在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法人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剝離,股東權益與管理人權益往往有一定的背離,并不擁有公司股權的企業經營者負責人往往是某一個任期的經理負責人,為了實現自己利益的最大化,經理當然有充足的理由與動力去做好業績,包括采取侵害公司客戶或是消費者的利益,而獲得靚麗業績利潤的股東們也樂享其成,完全忽視股東、經理人與公司應該擔負的社會責任。
在利益的驅使下,我們不能指望人人都能夠依靠自己的道德自覺去擔負自己應該履行的社會責任,對招商銀行、中國電信、麥當勞們也如此。但是,我們需要在當今這個物欲橫行、社會責任貧乏的社會中,通過法律去制約企業那些不道德的行為,并讓企業、企業所有者、企業經營者為其侵權與欺詐行為付出代價,如此方能制止中國電信們沒有廉恥的出賣客戶信息的行為,也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保護消費者的權益。
(譚波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4006744482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