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純牛奶致癌物超標 專家分析飼料環節出現問題
鉅亨網新聞中心
乳業專家王丁棉認為很可能是飼料環節出現了問題,那么出現問題的牛奶很可能不僅僅這一批次。12月26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告顯示,蒙牛乳業(02319)(眉山)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次產品被檢出致癌物——黃曲霉毒素M1超標140%,此事再次把蒙牛推至風口浪尖。
12月26日蒙牛集團新聞發言人盧建軍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家質檢總局公布此事比較客觀,此次事件涉及產品蒙牛當時就已經封存銷毀,并未流入市場。”他同時強調具體原因還在進一步調查。
問題牛奶只有一個批次且并未出廠
國家質檢總局日前連續通報了11類食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涉及小麥粉、豆制品、食用鹽、乳制品、酒類、食用植物油和肉制品等。據了解,國家質檢總局已責成相關省份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對抽查中不合格的產品及其生產企業依法進行處理。有關詳細信息,公眾可查詢質檢總局網站。
對此,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5日在其官方網站上就此事件發出聲明。聲明中稱,對此次事件,“向全國消費者鄭重致歉”。聲明中還表示,在此次全國性抽檢的過程中,質檢部門共抽檢了蒙牛集團全國各生產基地生產的25個批次的產品,其中四川眉山工廠生產的利樂包純牛奶產品黃曲霉素M1檢測結果超標。公司立即對該批次全部產品進行了封存和銷毀。
根據抽檢的結果公告,蒙牛乳業(眉山)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次產品被檢出黃曲霉毒素M1超標140%,黃曲霉毒素M1為已知的致癌物,具有很強的致癌性。另一款福建長富乳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長富純牛奶(精品奶)也被檢出黃曲霉素M1不合格,實測值為0.9μg/kg,較標準超標80%。25日凌晨1點,蒙牛在其官網發布《關于蒙牛眉山工廠產品抽檢的情況說明》承認這一檢測結果并“向全國消費者鄭重致歉”。
蒙牛新聞發言人盧建軍強調:“此次事件只是涉及眉山部分產品的一個批次,并未涉及其他。”他同時表示,12月26日公布了蒙牛致癌物——黃曲霉毒素M1超標的純牛奶產品批次號,批次為2011年10月18日生產的G8101DFA/VB-VF的利樂包純牛奶,并稱其他牛奶均合格。他同時透露,中國質檢總局相關機構抽檢的時間為10月19日。
黃曲霉毒素1993年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癥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黃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對人及動物肝臟組織有破壞作用,嚴重時,可導致肝癌甚至死亡。
根據資料可查,蒙牛乳業(眉山)有限公司為蒙牛乳業首次在西南地區建立的生產基地與2009年10月落成投產,設計能力為日處理鮮奶800噸,設計年產鮮奶18萬噸。
專家分析飼料環節出現問題
王丁棉表示:“如果這批次牛奶含有黃曲霉毒素應該是飼料環節出現了問題。可能原因有兩個,第一,飼料不新鮮了擱置很長時間產生霉變;第二在購買環節中出現了問題。”
對于造成這一批次純牛奶不合格的原因,盧建軍對記者表示,目前尚不能定論,且還在調查中。對于問題奶源來自哪里、蒙牛內部檢測體系是怎樣等問題,盧建軍稱,“別的問題我不能回答”。
此次被檢測出超標的蒙牛眉山工廠落成投產于2009年10月,上距三聚氰胺事件大規模曝光已有一年有余,距“蒙牛特侖蘇事件”曝光也有半年光景。如今事未過,境未遷。
據相關規定指出,黃曲霉毒素早在1993年,就被WHO定為“一類致癌物”的。因乳品的黃曲霉毒素污染主要來源是飼料,因此這項檢測早已是常規、例行抽檢項目。
王丁棉告訴記者,牛奶中含有黃曲霉毒素,主要是因為奶牛食用了含有黃曲霉毒素的飼料所致。“像玉米、稻谷、豆粕這些飼料放得久了就可能發霉產生這種毒素,所以行內一發現這種情況都會首先查飼。”據介紹,即使是牛奶加工中用高溫的巴氏殺菌法也無法清除黃曲霉毒素。
王丁棉說,如果奶牛是吃新鮮青草的話,牛奶中就比較少檢出這種物質。“黃曲霉毒素M1無疑是一種致癌物,包括我國在內很多國家都對牛奶和其制品中的黃曲霉毒素M1設下限量標準,所以是生產原材料樣品和成品的必檢項目。” (證券日報)
(鄭文良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4006744482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