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個股

三因素侵蝕中小盤 短看超跌長看業績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2年的首個交易周,中小盤股和權重股分化極為嚴重。分析人士指出,盡管中小板綜指和創業板指數短線出現超跌,有反彈需要,但中小市值股票受到相對估值高、業績增長預期不明朗以及股票供給量大等負面因素影響,中長期看或將繼續跑輸大盤。

中小市值股票紛紛“跳水”

上周是2012年的第一個交易周,此前眾多投資者期待的“開門紅”并沒有到來。盡管新年A股休市期間歐美及香港股市表現不錯,但滬深股指1月4日高開低走,并在隨后一個交易日繼續震蕩下行,直至上周五,上證指數創出2132.63點新低后才出現反彈。

上周上證指數累計下跌1.64%,盡管指數跌幅有限,不過市場出現了嚴重的“二八”分化。在權重股支撐大盤的同時,部分中小市值股票殺跌兇猛,甚至在周四出現了百股跌停的局面。分化走勢從風格分類指數的“階梯式”表現中看得十分清楚。上證50指數全周僅下跌0.57%,滬深300下跌2.35%,中小板綜指下跌6.58%,創業板指數則下跌8.29%。


事實上,中小市值股票“跳水”并非是上周才出現的。自去年11月中旬開始的這一輪下跌中,中小盤股就是指數下挫的重要動力。這一期間,中小板綜指從6200點上方連續下跌8周至最低4500點以下,跌幅一度高達28.22%,創業板指的跌幅更是一度超過30%。

指數跌幅尚且如此,個股的下跌則更為慘烈,中小板291只、創業板142只的跌幅超過30%,分別占到總數的45%和51%。

中小盤“牛市”宣告終結

自2008年末開始,受到寬松貨幣政策刺激,上證指數走出一波9個月階段牛市。這一期間,市場中并未出現明顯的風格分化,屬于“大小同漲”階段。不過,從2009年三季度開始,在上證指數整體震蕩下行的大趨勢中,中小市值股票卻繼續走出長達15個月的牛市。

上證指數2009年8月初見到3478點高點時,中小板綜指為5000點,到2009年末,上證指數徘徊在3200點附近,而中小板綜指上漲到5800點。這種相對牛市在2010年下半年進入高潮。2010年末中小板綜指上漲至8000點,在2010年6月創立的創業板指數也在誕生半年后從1000點上升至最高1239點。此時上證指數已下跌至2800點附近。

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新興產業扶植政策不斷出臺,對業績高成長的強烈預期,致使資金不斷炒高新興產業集中度較高的中小市值股票;另一方面以房地產為代表的傳統產業受到緊縮性政策調控,導致傳統藍籌股受到持續壓制。

在雙重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小市值股票相對藍籌股的估值溢價率持續走高。統計顯示,從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中小板成份股和滬深300成份股的平均市盈率之比從1.58上漲至3.17,漲幅為100%。

三因素侵蝕中小盤根基

2011年以來,中小市值股票和藍籌股的強弱對比出現變化。中小板綜指和創業板指數在2011年分別下跌了34.08%和35.88%,而同期上證指數和滬深300指數的跌幅分別為21.68%和25.01%。

市場人士指出,較高的相對估值、業績增長預期不明朗以及股票供給量大等因素,讓投資者不愿支付高溢價,中小盤股的牛市基礎出現明顯松動。

估值方面,選取2010年年末、2011年年中和2011年年末為參考時點,中小板成份股股均市盈率(TTM整體法,剔除負值)分別為44.71倍、34.29倍和25.92倍,創業板分別為65.96倍、42.32倍和36.07倍,滬深300分別為14.65倍、13.06倍和10.38倍。可以看到,中小市值股票的市盈率在2011年出現較大幅度下降,但其估值相對藍籌股仍然較高。以成立時間較長的中小板來說,其市盈率溢價的歷史平均值為95%,最低水平僅有20%左右。也就是說,目前135%的估值溢價率仍然相當高。

業績預期方面,從凈利潤同比增速來看,以高成長為最大看點的中小市值股票卻并未顯示出明顯的優勢,甚至還出現“倒掛”。這種業績增速的對比在2011年出現了明顯的不利于中小盤股的跡象,在最近的兩個報告期中(2011年中期和三季度),中小企業板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16.67%和19.02%,創業板為16.88%和22.74%,均低于滬深300和全部A股的增速。也就是說,市場給予此類股票高估值的基礎——業績高增長預期并不牢靠。

從股票供給來看,最近兩年中小板和創業板的擴容速度遠遠超越主板。Wind統計顯示,2010年和2011年兩年間,滬深兩市共發行620只新股,其中556只在中小板或創業板上市,合計融資4753.2億元,而同期主板新股(全部在上海交易所)融資2866.6億元。顯然,大量股票供給消耗了市場中的存量資金,這成為拖累中小板和創業板走勢的重要原因之一。

短線看超跌長期看業績

截至上周末,中小板和創業板指數均已連續下跌8周,技術上看,超跌跡象明顯,短期有反彈需求。不過,相對估值較高仍然是懸在中小市值股票頭上的一把刀,尤其是業績增速沒有明顯優勢的情況下。

未來2到3個月內,上市公司將陸續公布2011年業績,股價能否有出色的表現,恐怕還要看業績臉色。有分析人士預計,在我國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大背景下,上市公司業績很難出現整體高增長,更可能的情況是不同企業和行業出現分化。

未來投資者若要在股市中取得超額收益,在期待整體性和趨勢性行情的同時,需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挖掘優秀公司之上。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