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華泰長城:四季度油脂市場行情分析

鉅亨網新聞中心


歐債危機愈演愈烈,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市場對經濟二次探底擔憂加劇,外圍宏觀經濟環境惡化,拖累整體商品市場;美國農業部9月份供需報告意外上調美豆單產及其產量,導致市場對美豆進一步減產的預期落空;宏觀經濟環境的惡化以及自身可炒作題材的弱化,引發資金撤離農產品市場,美豆出現大幅回調,受此影響,國內油脂也持續下挫,并創年內新低。上周美豆在歐債危機得到暫時緩解,且10月份供需報告利多的情況下,展開了一輪近10%幅度的反彈,目前來看,反彈已經到位,而受宏觀方面的影響,短期面臨再度回落的風險。

第四季度,就自身基本面而言,美豆產量下滑,庫存依然處于歷史低位水平,未來供需依然偏緊;第四季度為油脂消費旺季,需求會有所增加;不過第四季度全球大豆供應充足;且未來幾個月國內油脂進口量維持較高水平,因此國內供應壓力會有所上升。綜合而言,第四季度油脂自身基本面呈中性,供需矛盾并不尖銳,在這樣的背景下,未來油脂市場的走勢更大程度上將取決于宏觀經濟的情況,若宏觀經濟環境有所企穩,油脂可能會止跌反彈;但若債務危機進一步發酵,全球經濟局勢持續惡化,則大宗商品市場泥沙俱下,油脂價格也將難逃繼續下行的命運。

1、國際宏觀經濟形勢不容樂觀,拖累整體商品市場

歐美經濟增速出現放緩,歐元區主要經濟體二季度GDP增速僅為一季度的一半左右,其中德國0.1%的增速大大低于一季度的1.3%水平,美國二季度GDP增速也由1.8%下滑至1.3%;同時,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不斷下滑,其中8月歐元區整體PMI已經跌出榮枯線50%水平;消費者信心回落明顯,具有代表性的美國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大幅走低,9月初僅為57.8,創了30年的低點。在糟糕的經濟增速背景下,歐美長期高額負債的負面效應開始顯現,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由希臘、葡萄牙等國家向意大利、西班牙、法國等核心國家縱深(9月13日穆迪下調法國兩家銀行信用評級;20日,標普下調意大利主權信用評級),歐債危機愈演愈烈,引發市場極大的恐慌,“金豬五國”國債的違約掉期CDS價格近期大幅攀升,也反映了市場對債務違約的擔憂,受其影響,全球股市及商品市場大幅下挫。目前來看,歐美的救市措施、以及相關的經濟刺激政策效果有限,短期內歐洲主權債務危機難以有效緩解,且目前有向銀行業蔓延的跡象,后期不穩定因素也將會逐步釋放,在這樣的背景下,國際宏觀經濟形勢難言樂觀,這將對整體商品市場形成拖累。


2、美豆庫存使用比仍處歷史低位水平,供需趨緊格局未變

美國農業部在10月份的供需報告中將美豆單產由9月份的41.8蒲式耳下調至41.5蒲式耳,美豆產量預估也小幅下調,但相比于此前幾個月的預估以及去年的產量仍然有明顯的下滑,本年度美豆減產已成定局,11/12年度美豆庫存使用比預估為5.11%,較上一年度下滑1.43%,處于歷史低位水平(圖1),因此美豆供需偏緊的格局并未改變。

圖1:美豆庫存使用比

數據來源:USDA,華泰長城期貨

3、第四季度,全球大豆供應尚且充足

雖然本年度美豆產量出現下滑,而且2011/12年度,全球大豆供需預計將進一步趨緊:

2011/12年度全球大豆庫存使用比為24.07%,較上一年度的27.58%下滑3.51%(圖2)。但由于09/10及10/11年度南美大豆均豐產,供應相對充足,今年秋季南美大豆庫存預計將達4530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720萬噸,為歷史新高(圖3);而10月份之后,北半球大豆也開始逐步上市,根據美國農業部最新的報告預計的美豆產量來計算,今年秋季全球三大主產區(美國、巴西、阿根廷)大豆供應較去年同期增加250萬噸(圖4),應該說第四季度,全球大豆供應還是較為充裕。

圖2:全球大豆庫存使用比

數據來源:USDA,華泰長城期貨

圖3:秋季南美大豆庫存

數據來源:USDA,華泰長城期貨

圖4:秋季大豆供應

數據來源:USDA,華泰長城期貨

4、第四季度需關注美豆出口銷售及南美播種情況

目前來看美豆減產基本已成定局,之后產量的階段性影響會逐步減弱,需求將成為影響

市場走勢的關鍵因素。四季度為油脂油料消費旺季,也是美豆出口銷售最為集中的時候,不過由于今年美豆供應趨緊,而南美供應相對充裕,使得最近幾個月市場放緩了對美豆的采購,轉而增加了對南美的采購需求,截至目前,2011/12年度,美豆出口銷售同比下滑了25%(圖5);另一個會影響美豆出口的因素是匯率,9月份巴西貨幣雷亞爾大幅貶值,貶值幅度超過10%(圖6),這將削弱美豆的出口競爭力,同時導致巴西農民銷售意愿加強,對盤面也會造成一定的壓力。

圖5:美豆出口銷售

數據來源:USDA,華泰長城期貨

圖6:美元兌雷亞爾匯率

10月份之后,巴西大豆播種將會全面展開。從目前巴西當地各家機構的預測來看,由于玉米種植效益好于大豆,兩者的面積之爭或將使得巴西與阿根廷的大豆種植面積僅小幅增加,甚至也有可能出現略微下滑的局面。再者前期市場傳聞南美可能再度遭遇拉尼娜天氣,從目前的情況看,市場有輕微拉尼娜跡象,但是能否形成強拉尼娜仍需關注。

5、未來三個月油脂進口量預計將維持高位水平,國內供應充足

年后至今,國內港口進口大豆庫存水平基本維持在600-650萬噸的水平,較前面兩年有較大幅度的提升,不過隨著產壓榨產能的快速擴張,未來這樣一個高庫存水平或將成為一種常態。未來三個月大豆進口量預計將趨于上升,油廠供應壓力會有所增加,且第四季度油脂進口量水平預計也將維持高位水平(圖7),國內供應較為充足。

圖7:中國植物油月度進口量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華泰長城期貨

綜上所述,當前國際宏觀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對整體商品市場形成拖累;而從自身基本面來看,下一年度美豆及全球大豆供需趨緊格局未變,不過第四季度北半球大豆逐步上市,南美庫存還處于高位水平,全球大豆供應還是較為充足,暫不會出現供應緊張的局面,屆時需要關注整體的需求以及南美大豆的播種情況;而第四季度隨為油脂消費旺季,但由于進口量預計維持高位水平,因此國內供應充足。整體而言,第四季度,美豆及國內油脂,在自身供需矛盾并不尖銳,而外圍宏觀環境不確定性風險加劇的背景下,其走勢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若宏觀經濟環境有所企穩,油脂回歸自身基本面,后期可能將止跌反彈,并有可能走出一波上漲行情;但若經濟環境進一步惡化,導致全球經濟二次探底,則大宗商品泥沙俱下,油脂價格也將繼續下行。

6、技術分析

情景一:宏觀經濟環境深度惡化,全球主要經濟體陷入雙底衰退,商品需求大幅萎縮

情景二:經濟二次衰退風險下降,貨幣供應依然寬松,消費上升,四季度至明年上半年油脂供需趨緊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