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世界經濟下一輪危機將會是美元
鉅亨網新聞中心
我的基本觀點是:未來世界重大的危機,可能來自于美國。
為什么這么講?當前世界表現出來的危機是在歐洲,但是更大的危機在美國。歐債危機相對而言會早于美國的經濟調整而結束。由于歐洲調整得比較快,相對而言三五年之內問題就能比較快解決,但是美國問題卻是非常難以解決的,三五年之內很難解決,因此會出現世界的調整、再平衡,出現歐美之間的落差。那時,五六年以後,美國和歐洲之間會有一場重大的調整,將不可避免地把中國經濟牽扯進去。
為什么說歐洲問題會比美國問題相對容易和更早地解決呢?
第一,從基本面上來講,歐洲的情況比美國好,而且好得多。
結構性的基本的赤字在歐洲大部分國家都還是不錯的,最糟糕的是愛爾蘭。根據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最近的一個研究,愛爾蘭是占GDP的6%多一點,其他國家基本都是在5%以下,其中意大利是正的,是有盈馀的。意大利的結構性基本盈馀占GDP的1%~2%。也就是說,如果意大利不用付歷史上形成的債務的話,同時意大利經濟現在不是衰退的話,意大利是有盈馀的。
再看美國,若按同樣的方法去計算,美國現在結構性的基本財政赤字占GDP的7%,遠高于歐洲,這還只是美國聯邦政府的赤字情況。把地方政府算進去的話,情況就更加糟糕。所以從基本面來看,美國比歐洲的情況更嚴重。
第二,歐洲的問題已經充分暴露,而美國的問題并沒有完全充分暴露。
歐洲國家的財政有兩個特點,即兩個50%。一個50%是財政支出占GDP的50%,美國是30%多一點;另一個50%是它的財政支出里的50%以上是用于福利開支,其中削減的空間是非常大的。
第三,我認為最重要,就是從政治經濟協調的角度出發,歐洲的改革要比美國來得容易。歐洲的問題是國與國之間的二元經濟,這個矛盾可以通過違約重組的方式來解決。而美國是國內經濟出現了二元經濟。一部分有國際競爭力,一部分沒有國際競爭力。所以,我想美國的問題非常嚴重。
那么結論是什么呢?由于歐洲經過這一輪的危機會有個別國家違約,違約之後,德國、法國金融機構會受到沖擊,財政會進一步惡化,會進入低增長乃至衰退期。經過三四年的調整,不超過五年,歐洲能夠走出泥潭,而美國還要拖。
一旦這個格局形成,三五年以後美國大量的資金會從境內流向歐洲、中國以及其他國家,屆時美國的實際利率就必須提高,美元的匯率勢必貶值,這兩件事是同步的,此時整個國際格局會產生迅速的變化,整個危機會演變成美元的貨幣危機。
總結一下,這場危機最開始是資產負債表危機,目前表現為國家財政危機,下一步,可能5-8年之後,就是一個國際貨幣危機。而中國將不可避免地會卷入進去,因為中國金融市場一定會成為投資者一個重要的投資方向。我們應該提前做好準備,要防止最壞情況出現。
目前中國不應該盲目行動。這時他們的債務還不明朗,債務的價格還會下降。如果做投資應盡量投資于實體經濟。所以我想現在無論這個形勢短期也好,長期也好,我們都要抓住機會,做好漁竿,讓經濟再上一個臺階。
中國該不該出臺第二輪的刺激政策?如果要出的話,不能在金融、貨幣這個領域,一定要在財政領域出臺。財政領域要出經濟刺激計劃的話一定要與財政體制改革結合到一起。我們的財政體制還是十四年前的,現在都沒有大的改變。
中國發生了滄海巨變,中國所有的問題都是財政問題。要和改革結合在一起,要重新整頓國家的資產負債表,尤其是我們的國家財政。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應對這次金融危機,中國才能在未來十年到二十年立于不敗之地。
(本文由最新出版的中國《國際經濟評論》雜志提供,選自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在"國際經濟新變化與中國對外經濟政策"理論研討會上的主題發言)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