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華爾街銀行業 對社會的好處越來越少了
鉅亨網編譯郭照青 綜合外電
根據分析師John Cassidy的說法,華爾街銀行業的運作應該像一座發電廠,只是他們提供的是資金,而非電力。
但是,當這座發電廠的焦點不在如何管理分配電力,而是在如何使用客戶資金,賺取快速的獲利,那又會發生什麼事情?
據Cassidy解釋,答案是金融體系被推到了崩潰邊緣。
華爾街最重要也是最需要的服務,在於為企業籌資,進而提振經濟,創造就業,並改善整體生活水平。問題在於,投資銀行業務已不再是銀行業的焦點。
目前,銀行業從事的是,透過交易,追逐對社會毫無值值的獲利,為每個人創造巨大的風險,自己卻毫無風險。
Cassidy指出,銀行業原本是為客戶籌資的行業,獲利隨籌資的需求而增減,但現在卻轉變成了大型的賭場,獲利係取決於市場每日的走勢。
問題是,儘管幾乎讓美國整體的金融體系瓦解,需要數千億納稅人的資金紓困,但是銀行業的改變卻不多。
今年前九個月,銷售與交易佔了摩根士丹利銀行收入的36%,所佔獲利比例還更高。高盛銀行則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由7月至9月,該銀行交易佔營收的63%,企業融資僅佔13%。
簡言之,銀行業者自己獲利很好,但是對其他方面,則少有貢獻。
Cassidy並非是反華爾街。他了解籌資以提供企業融資的重要性。但他堅持,無條件提供公共資金予一家金融機構,而該金融機構卻無回報,且鮮少創造社會價值,如此的體系本身即存在問題。
他說,至少,政府應堅持,為這些機構提供紓困,應訂定較嚴格的條件。然而實際卻是,我們持續將獲利私有化,虧損卻社會化,華爾街企業持續強取豪奪著納稅人的資金。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