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主汛期非法采砂背后利益鏈
鉅亨網新聞中心
淮河干流主汛期為采砂嚴禁期,但非法采砂瘋狂依舊,嚴重威脅防洪安全,采砂船竟然成了相關部門的“搖錢樹”。
據新華社6月29日報道,淮河于6月1日進入主汛期,沿岸各地嚴陣以待積極備戰應對有可能出現的洪水。按有關規定,淮河干流主汛期為采砂嚴禁期。然而,記者在淮河干流安徽段沿線追蹤,發現非法采砂瘋狂依舊,嚴重威脅防洪安全,而禁令成空文的重要原因則是,采砂船成了相關部門的“搖錢樹”。
主汛期日夜瘋狂采砂觸目驚心
在霍邱縣被譽為淮河上的三峽工程的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不遠處,河灘的中央堆積的幾座巨大的砂山,周圍聚 集著大約30只采砂和運砂船。幾位小型采砂船的船主告訴記者,河道中間的沙山是附近新河村的一家采砂船的“勞動成果”。“最近一直都在采,晚上8點以后就開工。”
而在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大壩管理處,副主任徐建新也證實了主汛期附近依然在非法采砂的事實。“大壩上的路都被大型的運砂車軋壞了,我們設置的限載墩根本沒有用,直接就用挖土機給挖掉了。”
順流而上,記者來到淮河安徽段最大的采砂集散地,阜陽市潁上縣南照淮河大橋下。這里雖沒有瘋狂的采砂場面,但是數以百計的巨型沙山連綿起伏看不到盡頭,橋下滿載黃沙的船只絡繹不絕穿行而過。據當地水利部門負責人介紹,這些船都是在河南境內的淮河中采了砂運過來交易的,如此巨大的采砂量在主汛期讓人觸目驚心。
沿著采砂船民的指引,記者在淮南市洛河電廠附近的淮河干流上見到了更為“壯觀”的采砂景象。雖是正午,但近百艘大型采砂船正停泊在河道中央,十幾米高的鋼鐵架矗立在船上,形成一座“采砂森林”,采砂船的轟鳴聲震耳欲聾。
在大型采砂船旁邊,還涂著不少運砂船,這些船只將剛剛采上來的砂子運往蚌埠懷遠縣以及下游水位較淺處再販賣。在這里,如此巨型的采砂船甚至已經不需要夜幕的掩護。
如此瘋狂的采砂行為在淮河上不但容易造成管涌、堤岸崩塌,而且還會改變河水的流速、流向。在霍邱,長期的采砂已經造成了河灘土地的塌陷,新河村的村民告訴記者,這里的河道已經因為采砂而發生了變化,而他們的土地,也已經塌陷成了一片一片的水坑。
面對著肆無忌憚,置防洪、航運和水生態安全于不顧的行為,人們不禁要問:是什么讓非法采砂如此瘋狂屢禁難止到底是監管困難,還是另有內幕
船民:交錢就管干 部門:每天都巡查
在霍邱的臨淮崗工程前,河灘正中央的沙山和為運砂墊出的一條直通河灘的長路,成了一條讓人心驚的“壩子”。“如果來洪水了,肯定會堵塞整個河道,很危險。”附近的船民說。然而如此明顯的防汛隱患為何沒有引起當地水政部門的注意
“人家有錢,交錢就管干。”霍邱的一位船民說。雖然采砂地點已經超出了臨淮崗工程的監管范圍,但徐建新卻擔憂著這一安全隱患,他委婉地說,采砂難禁,主要還是因為與地方利益掛鉤。
在霍邱縣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主任葉德新告訴記者,霍邱縣水務局特別組建了嚴查非法采砂的巡邏隊,每天都在河道上巡查。然而,“每天都巡查”竟然漏掉了如此大的違法行為,讓人不可思議。
“給錢就管干”的說法,多次出現在各地船民的口中。在淮南市洛河電廠附近,一艘運砂船的船主透露,每個月交一次錢,采砂運砂就可以正常進行。“采砂船交的多點,五六千元,運砂船一般三四千元。”
當記者詢問具體收費的是哪個部門,是些什么人的時候,這位船主憤慨地說,是戴著有“水政執法”字樣臂章的人,帶著一些穿便裝的人來收的:“什么票據我們都沒見過,就是收錢,如果不交,就上船砸東西。”
這位船主說,洛河電廠附近有近百艘采砂船,運砂船也有100多條,還沒聽說過誰會不交的。“不交就不能干,交了就沒事。”
記者致電安徽省淮南市打擊非法采砂大隊副大隊長劉其金,他表示執法大隊每天都會在水面上巡查,進入主汛期后非法采砂情況得到了遏制。對于奉額度,劉其金所說與船民基本一致,而對于“奉無票據”一事,他予以了否認。
在追蹤中,很多船民反映,目前汛期采砂只要能交上“奉”,采砂船就可以“相安無事”,這種奉其實已經成為“默許”的條件。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水政科科長邵建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并不否認一些地方還存在偷采情況:“有的地方管得緊,有的地方管得松。”
但邵建忠也表示,無票據的奉進入不了國家財政系統,必然是一種非法的執法行為,他表示:“我們只是監管,主要責任還是在地方政府。”
采砂許可制度成“空文”
按照2009年發布的《安徽省河道采砂管理辦法》,河道采砂活動實行許可制度,在安徽省內各河道從事采砂,都須持有河道采砂許可證。河道采砂許可證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監制。從事河道采砂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規定繳納河道采砂管理費。河道采砂管理費的征收辦法,由政府財政、價格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水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根據規定,落實采砂許可制度應是水政部門的工作職責,但記者了解到,目前安徽省淮河段上的采砂船均因沒有許可證而被貼上了“非法”的標簽,眾多采砂船民也因此成為采砂行業的“黑戶”。這種狀況是由于監管困難,還是相關部門有意之舉呢
霍邱縣河道管理局水政股股長劉剛向記者介紹了采砂許可制度在當地的落實情況,他說,管理辦法規定采砂須持有許可證,且該證件有效期僅為一年,但是當地近兩年內都沒有給船民們辦理過采砂許可證。“原因在于管理辦法不斷更新,證件辦理依據不足。”他說。
霍邱縣采砂船民們說,他們也不想成為“黑戶”,無法持證上崗,并不是由于船民自己躲避監管,而是由于水政部門不給船民們發放證件。盡管證件無從辦理,但是當地水務部門在收費方面卻從來沒有停止。那些能夠在主汛期采砂的船民,每年需要交納上萬元錢,而這些“無錢又無人”的船民,只能放棄主業,艱難度日。
據記者了解,由于近兩年安徽省一直沒有發放過采砂許可證,而已發放的證均已過期,所以現在所有采砂船都屬于“非法”身份。沒有合法的身份,選擇停止采砂,就等于沒有了生活來源,而繼續采砂,則意味著要持續繳納高昂的奉,這樣的局面讓眾多船民面臨著進退兩難的局面。
如何讓淮河上多年屢禁難止的非法采砂不再威脅淮河的安全,這一問題背后牽扯著諸多的利益鏈條。淮河的安危,涉及流域千萬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只有將采砂行業制度化、規范化,同時加強相關部門的監管力度,才能真正打擊非法采砂,從根源上治理采砂亂象。
(賈芳 實習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