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理財業務有望"鬆綁",券商"小集合"產品有望年內推出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中國證券報)
在基金「一對多」順利推出後,券商的集合理財業務也有望「鬆綁」。記者從券商處獲悉,證監會本月初已將一份內部文件下發至各家證券公司,文件首次正式定義了針對中高端客戶的券商「小集合」產品,還放鬆了集合理財產品的存續期和規模限制。業內人士預計,「小集合」產品年內就會推出。
「小集合」瞄準中端客戶
這份名為《證券公司集合產品審批若干政策和監管要求》的內部工作通報,首次對券商躍躍欲試的「小集合」理財產品給予了正式定義:「限額特定理財產品,指的是產品規模在10億元以下,客戶數量200人以內,單個客戶參與金額不低於100萬元的理財產品,也叫小集合。」
「這對於券商的資產管理業務來說,絕對是一大利好。」深圳一家券商的資產管理部負責人興奮地告訴記者,目前券商提供的理財服務中,除了5萬元或10萬元起步的集合理財產品,便是1000萬元級別以上的定向理財,對於資金在100萬元至1000萬元之間的中端客戶缺乏對應產品,所以不久前推出的基金「一對多」挖走了券商不少優質客戶。「小集合」理財產品與「一對多」理財業務的定位非常接近,如果能夠推出,它將是證券公司對陣基金公司的一大利器。
文件還對券商「小集合」理財的審批時間做出了明確規定:證券公司申請設定此類產品,按照簡易審核程序辦理,在10個工作日內予以審結。而此前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審批時間多在3個月至半年不等。「排隊等候審批的券商很多,集合理財產品拿到批文時很可能距離當初設計已經過去一年了,因此錯過了最好的投資機會。」一位中型券商的資管人士告訴記者,「小集合」的審批明顯快得多,預計此類產品年內就會推出,屆時多家券商都會選擇先發行「小集合」產品來提供理財服務,尤其是一些剛剛介入資產管理業務的中小券商。
存續期和規模限制放鬆
該文件還明確放鬆了集合理財產品的存續期和規模限制:成立兩年以上的證券公司,新成立集合理財產品可以不設立存續期以及規模上限;證券公司設立產品可以自主選擇是否有存續期。此前的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審批對存續期和投資規模均存在限制,現存產品中,最長存續期也不過10年,產品規模均在100億元以下。
國元證券21日已發佈公告,將取消擬上報集合理財產品「黃山3號」的存續期、規模限制。市場人士指出,若該產品成功獲批,將有望成為業內首只無期限、無規模限制的集合理財產品。
「存續期和規模上限的取消,將降低券商集合理財業務的管理成本。」一位業內人士分析,此前一些券商集合理財產品成立短短幾年就存續期滿,面臨清算,即使可以申請展期,也增加了合同續簽等繁瑣手續,加大了投入成本。鬆綁規模和存續期的限制,為券商集合理財向更大規模發展提供了可能,其管理規模弱於基金公司的局面也有望逐漸改善。
自第一隻集合理財產品問世以來,券商集合理財已經歷了四年多的發展,不過目前我國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規模還不到1000億元,遠低於基金2萬多億元和銀行理財產品3萬多億元的規模。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