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門發文提高土地出讓金首繳比例地產股承壓
鉅亨網新聞中心
財政部等五部門發文,提高土地出讓金首繳比例。分析人士認為,上述政策短期內對地產類上市公司業績影響很小,但從長期來看會有一定影響,資金利用效率的降低必然對業績產生作用。
財政部網站12月17日消息,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央行、監察部、審計署日前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土地出讓收支管理的通知》。對于分期付款行為,《通知》指出,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與土地受讓人在土地出讓合同中依法約定的分期繳納全部土地出讓價款的期限原則上不超過一年。經當地土地出讓協調決策機構集體認定,特殊項目可以約定在兩年內全部繳清。首次繳納比例不得低于全部土地出讓價款的50%。
第一財經日報援引一位券商地產行業分析師的觀點稱,上述政策對地產股而言顯然構成利空,不過對具體上市公司的影響還要因人而異。總體來看,土地出讓金首繳比例的提高肯定會對上市公司今后的拿地節奏產生影響,盡管在短期內對地產類上市公司業績影響很小,但從長期來看肯定會有一定影響,資金的利用效率的降低必然對業績產生作用。至于具體的影響,還需要通過計算才能得出。
盡管全國各地的房價仍然在高位徘徊,一些內陸城市的房價甚至還呈現快速上漲之勢,但A股市場的地產板塊在12月以來卻已開始進入明顯的下降通道。在17日兩市股指大跌的帶動下,地產板塊整體跌幅達到1.99%,整個板塊自高點以來的調整幅度已然超過了10%,不過,這并不見得是地產股下跌的結束,而更可能是其下跌的中繼。
在12月14日國務院提出了繼續綜合運用土地、金融、稅收等手段,加強和改善對房地產市場調控,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之后,地產板塊15日應聲回落,整體跌幅超過3%,成為當天股指下跌的主要動力。而《通知》的出臺又會對地產股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上海一位基金經理表示,從國務院常務會議到此次五部委的《通知》,針對地產的利空政策密集出臺,地產股近來弱于大盤的走勢也就不難理解了。盡管在2009年樓市火爆、信貸超級寬松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的現金流普遍比較寬裕,暫時不會對它們的拿地或業績構成太大的影響,但政策背后的潛臺詞相當明確,地產股短期之內出現超額收益的概率很低了。
也有市場人士表示,盡管利空政策連續出臺,但對地產行業而言,這可能是又一次行業洗牌的過程。目前從事地產開發的企業數以萬計,這顯然不符合該行業資金密集型的特點。土地出讓金首繳比例的提高對那些規模較小、實力較弱的開發企業而言拿地的難度將成倍增加,而有助于那些對資金使用較為合理、現金流較為寬裕的優勢企業提升在行業內的競爭力,那些在開發過程中經營杠桿過高、資金實力不強的企業今后的發展空間預計會受到大幅壓縮。具體到上市公司層面,對萬科A、保利地產等企業將更為有利,因為龍頭企業更容易從行業集中度的提升中獲益。
(徐志嬌 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