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激辯新能源汽車能源供應模式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充電還是換電是201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爭論焦點。在昨日的“2011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上”,業內人士認為,新能源汽車的推廣發展,重點在于如何實現商業化突破。而對于新能源汽車的能源供應模式,有人認為電池租賃模式是開拓市場的有效方式,也有人認為,在電池成本無法解決的情況下,應繼續探索充換結合的模式。
中航鋰電銷售公司總經理衛哲睿指出,現有的商業模式主要有三個,一是車電銷售,自行充電,即整車和電池捆綁銷售,通過自身電網建立一個城市充電站和充電樁網絡,并服務運營。二是整車租賃,即整車企業捆綁電池租賃,能源供給服務企業建設充電站和充電樁的網絡。三是電池租賃、充換兼容,即整車企業裸車銷售,能源供給服務企業建設快換站,并提供動力電池租賃和電池快換、充電維護和租賃服務。
衛哲睿認為,電池租賃模式是開拓市場的有效方式,因為電池租賃、充換電兼容模式考慮到了市場的環境和市場的需求,一方面降低車輛的成本,另一方面解決了電池的維護、壽命、續航里程問題,在使用便利上也有優勢。同時,該模式清晰劃分了車輛的責任問題,整車問題由整車企業負責解決,動力問題由運營企業負責解決。
魯能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建輝則認為,在電池成本無法解決的情況下,還是要繼續探索充換結合的模式,由市場決定哪種模式更適合。因為無論是充電還是換電,在整個汽車運行周期里面,要更換3~4次電池,如果電池的成本在大型商用車中占一半,對小型的乘用車大概占三分之一左右的話,對用戶和能量服務運營商來講成本都無法承受。
張建輝認為,對整個產業鏈中的能源供應模式,應該是政府主導制定標準,同時還要充換結合。對產業能量提供商來講,要制定能適應可更換電池的標準,運營商要提供各種各樣的設施,保證標準的落實和實施。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