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明天大選 黨友倒戈 媒體棄愛 民調看衰 工黨四面楚歌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2010-05-05 13:40
英國大選即將在 5 月 6 日 (周四) 舉行,各政黨黨魁周二展開馬拉松式拉票活動,執政的工黨四面楚歌、腹背受敵。一名工黨候選議員倒戈批評布朗是「英國史上最差的首相」,是英國的「恥辱」;英國《金融時報》 4 日也表態支持保守黨;最新民調顯示,保守黨有望險勝。
《星島日報》報導,工黨出戰諾福克郡西北部選區的萊斯特區議員蘇德 (Manish Sood) 接受地區媒體 Lynn News 訪問時,批評布朗 (Gordon Brown) 是「恥辱」,必須向英國和英女皇道歉。
他說:「移民數目不斷上升,已在社區引發衝突,國家愈來愈混亂。首長們的角色已變得官僚,他們的工作表現下跌,變得腐敗。失去社會價值已成為基本問題,這不是工黨所追求的。我認為布朗是這個國家歷年來最差的首相,他是個恥辱,應向人民和英女皇道歉。」
工黨隨即與蘇德劃清界線,表示蘇德的言論不代表福克郡西北部工黨成員的意願,批評蘇德只希望藉此增加曝光率。
蘇德的言語預料進一步打擊布朗的選情,布朗目前可謂四面楚歌,在 3 場電視辯論會均被評為表現最差,民調顯示工黨可能要面對自 1918 年來最差劣的大選結果,對手自由民主黨黨魁克萊格 (Nick Clegg) 揶揄他為「絕望的」政客。甚至布朗的親密戰友也感到憂慮,與他關係密切的鮑爾斯周二也呼籲工黨採取策略性投票,希望在爭持激烈的選區能壓倒保守黨。
工黨的窘境還不只如此,發行量約 40 萬份的《金融時報》 4 日表態支持在野的保守黨,呼籲選民為改變英國,投票支持保守黨。《大公報》指出,該報社論說,英國今年的財政赤字可能達 1630 億英鎊,約佔 GDP (國內生產總值) 的 11.1% ,但沒有任一政黨明確表示要如何恢復英國財政的健全。保守黨的財經政策雖然模糊,卻可能比對手更用心於降低支出和減稅。
《金融時報》還說,工黨現任首相布朗面對全球金融危機,表現其實比批評者所說的好,但工黨執政 13 年後,需要在野一段時間,才能恢復活力。
《金融時報》從 1987 年以來一直擁護工黨,這次表態支持保守黨無疑對處於弱勢的工黨選情極為不利,意味著工黨失去了工商界的支持。這是繼《衛報》、《觀察家報》、《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等英國全國性嚴肅大報紛紛表態不再支持工黨之後,又一份有影響力的大報令工黨尷尬。
[NT:PAGE=$]
在全國性小報當中,《每日鏡報》是目前唯一替工黨講話的報紙。《太陽報》、《世界新聞報》、《每日郵報》、《每日快報》等小報均早已宣布不支持工黨。傳統上,英國報章的大選輿論對選民投票意向影響相當大。
就選情來看,英國《每日電訊報》 4 日指出,在工黨暫時領先的下議院 140 個席位和自由民主黨領先的 20 個席位中,保守黨有望奪得 38% 的席位,工黨 31% ,自民黨佔 26% 。保守黨已經從工黨手中奪取 103 個席位,只要再從 117 個席位中奪取 14 個,保守黨就能成為議會中的多數黨。保守黨戰略家認為,卡梅倫 (David Cameron) 已經離勝利很近了。
《廣州日報》報導,根據《衛報》最新民調顯示,由卡梅倫領導的保守黨所獲支持率為 33% ,領先執政黨工黨和自由民主黨。工黨與自由民主黨的支援率分別為28%。該報評論說,儘管保守黨領先 5 個百分點,但不足以獲得議會下院 650 個席位絕對多數席次。
此外,調查機構艾普索‧莫里聯合民調結果也顯示,與 2005 年下院選舉情形相比,保守黨支持率增加了 7 個百分點,勝出在望。該民調負責人表示,民調結果顯示保守黨已接近勝利,能夠獲簡單多數席位,但鑒於目前約有 1/3 的選民還未拿定主意,能否獲絕對多數尚無定論。
《大公報》指出,這次大選將改選 650 席的下議院,民調顯示,保守黨可能只有 2 席的優勢,也可能出現 1974 年來首見的無黨過半現象。雖然投票日逼近,卻仍有 1/3 選民仍未決定投票意向,搖擺選民成為勝負關鍵。
選情相當緊繃,雖然看好獲勝,保守黨領袖卡梅倫不敢掉以輕心,將在4日晚間到5日晚間進行最後 24 小時衝刺。工黨也沒閒著,不但白高敦親自出馬拉票,也請出前首相貝理雅助選。工黨 5 日並將在工黨掌握的選區以郵件呼籲想投票給自由民主黨的選民,不要分散票源。
自民黨的克萊格在大選前將到利物浦、格拉斯哥等地拉票,著力宣傳與其他兩大黨之別。不過,該黨在選前最後一周民意不如前兩周那般有很大起色,分析認為選民喜歡克萊格的形象多於支持自民黨政策,特別是該黨在國防問題上的無核主張受到批評。
各政黨拉票活動在 5 月 5 日之後結束。英國選民將於 5 月 6 日早上開始投票,當晚 10 時之後開始點票,但估計 7 日午後方有結果。此間評論均指出,這是近半個世紀以來最難預測結果的一次大選。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