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再減持工行 套現195億港元 淡馬錫接貨持股近5.3%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高盛昨 (16) 日第 4 度減持工行 (1398-HK)(601398-CN) 權益,套現約 25 億美元 (約 195 億港元) ,而大部分由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接貨。淡馬錫證實,將買入高盛沽售的工行股份,涉及 35.5 億股 H 股,約 23 億美元 (約 179.3 億元) 。這次亦是淡馬錫首次入股工行,並持有工行 H 股近 5.3% 股權,反映淡馬錫進一步擴大其在中國金融股的投資版圖。
《星島日報》報導,外電引述消息指,高盛出售餘下約 2 億美元的工行股份,由機構投資者所認購。據銷售文件顯示,高盛以平均每股 5.05 元沽售約 38.58 億股工行 H 股,沽售價較上周五 5.21 元收市價,折讓約 3.07%。
按工行 2011 年報披露,高盛共持有約 87.77 億工行股份,在是次減持後,高盛持有工行 H 股的比例將由 10.11% 降至 5.66% ,以 A + H 總股本看,則由 2.51% 降至約 1.17% 。自 2006 年工行上市之初,高盛已經是工行的策略股東,今次已經是高盛第 4 次減持工行股權。僅在 2011 年 11 月,高盛按每股 4.88 元出售約 17.52 億股工行股權,就套現 85.5 億港元。
上海一家大型機構的銀行分析師稱,現在海外比較關注中國下一輪的金融改革。相信改革短期內不利於內地銀行業,這也會改變海外投資者對中資銀行的預期。
工行再遭減持,昨日股價受壓。工行 H 股昨最低報 5.12 元 (港元,下同) ,最高 5.19 元,收市報 5.17 元,跌 0.77% ,成交 211.11 億元,為交投最活躍股份,佔大市交投近半。國泰君安銀行業分析師李偉表示,高盛減持行動,與早前美國銀行沽售建行 (0939-HK)(601939-CN) 似,對股價構成短期壓力,李偉認為,外資沽售內銀股的壓力已減退。
作為全球賺錢最多的銀行,高盛沽貨,並不缺接貨買家。淡馬錫控股中國區總裁丁瑋表示,他們看好工行長期發展潛力及內地經濟前景。
淡馬錫廣泛涉足內地金融、證券、保險投資,包括持有建行、中行 (3988-HK)(601988-CN) 。淡馬錫同時是農行 (1288-HK)(601288-CN) 上市之初的基石股東之一。去年 7 月 5 日,淡馬錫分別減持 51.88 億股中行 H 股和 15.02 億股的建行 H 股,合計套現逾 280 億港元。
當時的減持被市場解讀為淡馬錫看淡中國銀行業前景。但為打消市場疑慮,淡馬錫很快於去年 8 月及 11 月從美國銀行手中購入其減持建行的大部分股份,令其在建行持股增至接近 10% ,一躍成為建行第 3 大股東,而美銀所持建行權益則一降再降,至 0.84%。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