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銀行爭發高收益理財產品"攬存" 短期受捧

鉅亨網新聞中心


市民辦理銀行理財業務。

3月CPI數據高達5.4%,再加上存款準備金率上調消息出臺,使銀行缺乏足夠的流動性,許多銀行開始通過理財產品吸引存款,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琳瑯滿目,收益攀高。

短期理財產品受捧

據悉,在3月底和4月初,因為銀行的季末考核以及央行加息預期刺激,因而銀行推出了大量的短期理財產品,超短期理財品一度成為市場主流,發行和銷售都異常火爆。


18日,在位于新華路的某銀行網點,柜面擺出了多款人民幣理財產品介紹單,其中短期投資產品為7天、14天、21天不等,較長時間段的有1個月、3個月、6個月、220天不等,253天收益達到了4.2%。

中行理財師吳丹建議,投資者可關注期限在3-6個月的中期理財品來獲取更高收益。 加息周期開始初期,由于無法預料未來加息次數,購買超短期理財品來應對再投資風險是比較好的選擇。

高收益理財產品“攬存”

位于建設大道的多家銀行營業廳,近期的產品也是琳瑯滿目,投資期最短的只有1天,較長的理財產品期限近一年。再加上正在銷售的一年、三年、五年期的儲蓄國債,市民投資時間區域越來越廣。

不少銀行都紛紛推出了百萬、千萬元級別的高端理財產品,但很多都是針對私人銀行客戶或VIP客戶發行,品種包括票據、房產信托、定向增發、股權投資等,這些產品收益也水漲船高,投資起點從5萬元上升到10萬元、50萬元、上百萬元不等。

銀行人士稱,每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都會凍結數量巨大的銀行資金,也使得銀行面臨較大的攬儲壓力.

為了應對存款準備金率上調,多數銀行會選擇發售高收益理財產品吸引存款,同時,市民也將迎來投資理財產品的良機。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