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供需失衡拖累股指尋底 后市發展需看三指標趨向

鉅亨網新聞中心


分析認為,4月經濟數據出爐,最明顯的特征是宏觀經濟顯現出供需失衡的狀態,而這種狀態的演變將對未來市場的走向影響重大。市場的上行驅動因素可能會在二季度末,三季度初出現。

證券日報5月24日分析文章指出,4月經濟數據出爐,最明顯的特征是宏觀經濟顯現出供需失衡的狀態,而這種狀態的演變將對未來市場的走向影響重大。從需求端看,三駕馬車的需求是慣性增長的。2011年2-4三個月,投資環比增長分別為1.66%,2.09%與3.08%,加速上行。消費為1.27%,1.31%與1.35%。出口為-23%,27.40%與12.30%。進口為-7.00%,4.9%與 7.40%。除了出口的環比增速有些下降外,其它的需求均保持了上升的態勢。很顯然,需求端的數據顯示中國的增長是相對樂觀的。

而生產端的數據則大相徑庭,工業增加值與發電量是供給端最重要的指標,兩者從環比來看均顯現明顯的下滑態勢:2011 年2-4月工業增加值的環比分別為0.95%,1.15%與0.93%。發電量的數據更是低于四年來的平均值,如今電力供應緊張已蔓延全國。相對于需求來看,供給的環比增速雖然沒有為負值,但幅度相對較低。因而供給端的數據顯示中國的增長是相對不樂觀的。

經濟預期將指明市場方向


未來經濟走向無非三種情況,第一是供給增加以適應需求,上位平衡;第二是需求減少以適應供給,下位平衡;第三則是供給需求各退一步,中位平衡。

相比認為第三種可能性最大:首先,目前的供給下降是決策層主動調控的結果,考慮到通脹仍然高位,緊縮政策會維持當前的緊縮力度,供給大幅增加可能性不大;第二,需求大幅減少的可能性亦不大,這中間的邏輯是經濟不會硬著陸,需求的韌性體現在:(1)周期行業供給仍偏緊,比如電力,煤炭,鋼鐵。(2)部分盈利上升的制造及服務業投資增長具有可持續性,比如裝備業,交通設備。

綜合來看,最有可能的則是供給需求各退一步,也就是經濟目前呈現的“類滯漲”狀態。從經濟周期來看,這種類滯漲格局在上一輪的經濟周期出現過兩次,一次是2004年4月-8月,一次是2010年4月-7月,按歷史規律,這次亦有可能重復3-4個月的小滯漲周期,也就是說市場的上行驅動因素可能會在二季度末,三季度初出現。

三指標值得觀測

分析認為三方面指標值得重點觀測:一是通脹回落速度,大宗商品價格、CPI指數是主要指標,預計二季度見頂,三季度緩慢回落;

二是地產博弈演變,保障房建設、商品房量價、地方財政是主要指標,預計未來1-2個季度各種因素將趨于明朗,市場有望走出“房價趨穩-調控趨穩”的第三條中間道路。

三是增長下滑幅度,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周期性行業量價是主要指標,預計“十二五”下半年投資高峰和10月底保障房密集開工將推動增長三季度企穩回升。

(嵇南濤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