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大關中領銜大西北:西部大開發進入新階段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第一財經日報)


「關中—天水經濟區」在國家層面獲批,張寶通是最興奮的人之一。

這位剛剛從陝西省社科院經濟所所長位置上退下來的學者,是最早在國內提出該經濟區雛形「大關中經濟區」的人。

剛談起「關中—天水經濟區」,張寶通便逕自走到他辦公室裡一張中國地圖前面,比劃著向CBN記者介紹起來:「西部大開發後,原屬中部的內蒙古劃入了西北;青藏鐵路通車後,西藏已經緊緊地和西北聯繫在了一起;再加上西北原來的陝、甘、寧、青、新五個省區,整個大西北佔了我國版圖的56%,佔了西部地區的80%,是西部大開發的主戰場,它的發展決定了西部大開發的進程。」

大西北龍頭


張寶通認為,以西安為首的關中地區在整個大西北處於龍頭地位,又處在中國大陸版圖的中心原點,交通極其便利,優先發展這裡,將帶動整個大西北的發展。

此前,國家發改委西部開發司副司長李應明曾明確表示,在西部大開發中,中國政府提出了「以線串點、以點帶面」的方針,有重點地發展地域廣闊的西部地區。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關中—天水經濟區」與成渝經濟區、北部灣經濟區一道,成為中國西部大開發的重點發展區域。

在張寶通看來,在中國的西部大開發中,存在著三道南北走向的經濟階梯。國家重點發展的這三個區域,再往北延伸到「呼和浩特—包頭—銀川經濟區」,構成了整個西部大開發的第一階梯,是西部大開發的重中之重,國家在西部大開發中所有的三個重點發展區域均位於此階梯上,便是明證。

第一階梯往西約200公里左右,則是從寧夏中衛發端,途經寶雞、成都,止於昆明的第二階梯。而由蘭州發端的青藏鐵路沿線,則構成了西部大開發的第三階梯。

而在這三道階梯裡,以西安為核心的大關中的地位尤其重要。「包茂(包頭—茂名)、京昆(北京—昆明)、連霍(連雲港—新疆霍爾果斯)、福銀(福州—銀川)四條高速公路均在這裡交匯。」張寶通一邊在地圖上用手指畫了個「米」字,一邊笑著說:「再加上從上海到西安的滬陝高速,西安已經構成了一個『九輻射』的交通格局,這比『七輻射』的北京還要多。」

構建大西安

然而,關中地區的地理位置雖然優越,其經濟地位卻頗為尷尬。

規劃中的關中—天水經濟區,七市一區加起來,2007年的國內生產總值為3765億元,這個數字不僅無法與一些發達的東部二線城市相比,與同處西部的成渝經濟區相比,也完全處於下風。

根據公開報道,已經上報規劃草案給國家發改委審核的成渝經濟區,2007年底總人口達到9048萬人,國內生產總值更高達1.24萬億元,是關中—天水經濟區的3倍多。

而在亞歐大陸橋上,大關中的核心城市西安,也並無優勢。在2008年,西安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190.04億,是首次突破2000億元,比2007年增長了15.6%。但這個數字大約只有同為亞歐大陸橋上的鄭州的三分之二。

不過,在張寶通看來,解決這一切並不難,只要找到鑰匙,許多問題便迎刃而解。

鑰匙不是別的,正是當地官方醞釀多年的「西鹹(西安和咸陽)一體化」。正如陝西省發改委主任祝作利對CBN記者所表示的。「推進關中—天水經濟區的第一個抓手,便是加速推進西鹹一體化的建設。」

張寶通表示,構建大西安可謂一箭雙鵰。西鹹一體化後,一方面,大西安一下子就取得了與成都、重慶並駕齊驅的經濟地位,其西北龍頭的地位將更加鞏固,在另一方面,也將超越鄭州,真正成為亞歐大陸橋的心臟。

自從1999年西部大開發啟動以來,陝西的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了十年。陝西省省長袁純清介紹,2008年,陝西省經濟總量達到6851億元,比1999年增長了10倍。

值得一提的是,西部大開發是在1998年大洪水過後和亞洲金融危機之後提出來的,因此當時官方著重西部的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以及通過基礎設施等公共品的建設來啟動內需。

這一被張寶通戲稱為「山川秀美發展路線」,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提供了西部大開發的起飛跑道和平台,而缺少能產生直接效益的手段。

不過,隨著關中—天水經濟區在國家層面獲批,大西北終於有了自己的龍頭和發展方向。「西部大開發從此進入了新階段。」張寶通說。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