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規劃"指引主題投資方向
鉅亨網新聞中心
對于A股而言,當前中國的經濟形勢和社會穩定局面為本輪行情奠定了堅實基礎。加之兩會期間政策繼續收緊的空間不大,不會對A股市場構成負面影響。因此,市場因擔憂不確定性而出現的調整,反而為投資者提供了較好的建倉機會。而就策略而言,我們認為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十二五”規劃將在較長時間內反映在股市上,因此把握其中的機會應是中期策略的主線。
從“十二五”規劃有關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線出發,我們預計未來中國5年的經濟增長點主要來自于:內需消費、農業、高端制造業、戰略新興產業、服務業與城鎮化及環保等七大主題。相關主題行業將在市場反彈過程中不斷衍生,而在市場下跌過程中得到風險釋放。而最終能否誕生超級牛市完全取決于中國經濟能否成功實現戰略轉型。
七大主題涉及的行業中,通過行業估值對比來看,金融服務業、采掘行業與房地產仍屬于A股低估值排名前三名的行業,食品飲料、機械設備與醫藥生物行業屬于市凈率(PB)最高的前三名。黑色金屬、交通運輸屬于市凈率(PB)較低但市盈率(PE)較高的行業,整體業績仍處于復蘇期。
我們認為,與其關注銀行與地產的低估值洼地,不如關注黑色金屬與交通運輸行業的業績復蘇增長期。就鋼鐵行業而言,低估值是對行業所有不利因素的反映。包括鐵礦石上漲的成本壓力、節能減排與產能過剩的壓力、國企社會負擔的壓力等等在股價上已經充分體現。盡管行業整體毛利率仍處于低谷期,但從2010年年度業績的角度來看,鋼鐵行業業績增速是超預期的,超過50%。這為估值修復行情奠定了業績基礎。進一步而言,當前鋼鐵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資源整合方式對于未來3年鋼鐵行業重新掌握產品定價權是有利的。
而從交運行業的細分行業來看,某些港口類上市公司的業績驅動信號已經出現。從中國貨物吞吐量前五名的港口來看,受益于周邊經濟體的經濟復蘇,北方港口青島港和天津港已出現累計同比增速見底回升,而南方的三家港口目前仍未出現貨物吞吐量反彈的跡象。
就三月份的短期策略來看,配合資金與預期的轉換,上升行情有望在市場猶豫中開啟。無論是人民幣升值,還是貨幣政策的暫時放松,或是對房地產市場的嚴厲調控,上述因素都可能正面推動A股市場的賺錢效應。由此,在經濟基本面沒有出現大的變化之前,所有戰術策略的出現都源于對政策與行業的把握。
當然,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所有的熱點和行業都可能是階段性和局部性的。而只有等到經濟轉型成熟之后,伴隨著市場低估值盡顯與市場預期的逐步修復,戰略性建倉及系統性反攻機會才會出現。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