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獲利了結撤出亞股 上周僅買超印度 投信:短線調節
鉅亨網記者葉小慧 台北
上周外資獲利了結心態濃厚,出現 8月以來首度賣超亞股情況,據 Bloomberg統計顯示,上周除了印度股市呈現買超,其他包括台灣、南韓、印尼等國家都出現外資賣超的情況。但匯豐中華投信強調,全球景氣正在復甦軌道上,亞洲市場前景最被看好,因此這波外資賣超,不妨以短線調節持股看待,而非資金流向的轉折點,亞股後市不宜看淡。
受美國消費者信心下滑,以及中國、澳洲等大型企業財報表現不佳等衝擊,上周全球股市投資人紛紛獲利了結,致國際資金從亞洲股市撤出。根據統計,外資上周賣超亞股12.28 億美元,其中賣超台股11.43 億美元,是自去年9 月以來單周最大賣超紀錄。
南韓股市部分,雖然韓股被視為今年外資最偏愛的投資標的,不過在市場氣氛轉趨謹慎的環境下,上周外資同樣賣超韓股1.98億美元。
受到外資賣超所累,上周亞洲全面收黑,唯一例外的是印度股市。儘管上週印度央行貨幣政策調整疑慮升溫,投資人大舉拋售持股,但從資金流向來看,外資對印股態度似乎未受到嚴重衝擊,到上周四為止,外資仍買超印度股市3.27億美元,成為上周亞股中外資唯一買超的國家。
匯豐太平洋精典基金經理人石永平表示,外資仍買超印度,顯示在印度經濟展望強勁下,一旦市場出現拉回,仍能吸引外資陸續進場增持部位。而就整體新興市場經濟成長的情況來看,目前國際投資人看好的新興市場,依序是新興亞洲優於拉丁美洲,拉丁美洲再優於新興歐洲,正因亞洲市場經濟成長動能明確。
石永平表示,亞洲各國房地產景氣逐漸回溫,交易量逐月擴增,中國房價甚至超越金融海嘯前價位。而房地產復甦,能為民眾帶來財富擴張效果,進一步刺激民眾投資與消費意願。新興亞洲國家以寬鬆貨幣政策刺激景氣,搭配振興經濟方案產生拉抬的效果,已充分反映到實體經濟上,預期第 4季後效果會更加顯著,形勢持續看好。
除此之外,亞洲各國政府相繼透過減稅、降息,以及擴大政府支出、展開各項基礎建設等刺激方案,如今已逐漸看到成效,其中又以中國和印度效果最為明顯;因此即使歐、美等國家經濟成長仍遲緩,但亞洲市場透過區域內經濟刺激的政策,已陸續發揮效果。
石永平指出,2010年亞洲新興各國經濟成長動能居全球 3大新興市場之首,各外資券商對2010年亞洲企業獲利預估值上修幅度,更居全球之冠,成為股市持續上漲的主因之一。
IMF(國際貨幣基金)於日前上調亞洲國家的經濟成長率,其中,中國今年GDP已上修到8.5%,明年GDP更可望提高到9%。印度今、明年兩年的GDP則分別是5.4%和6.4%。摩根史坦利更預估,2010年亞洲日本除外的GDP成長率約8%,成長力道相當強勁。
因此,面對外資短期的賣超,匯豐中華投信認為,股價拉回反而是長線低檔的買點,投資人不妨趁著逢低尋找買點介入,掌握未來上漲動能。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