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員工離職率達歷史高位 2012年中國企業將加薪9.8%
鉅亨網新聞中心
□魏川
最近,前程無憂發布的《2012離職與調薪調研報告》顯示,2011年員工離職率仍處高位。報告預計,2012年上半年中國企業平均調薪將達9.8%,超過中國 GDP 的增幅。
去年員工離職率平均18.9%
對大多數企業而言,2011年是多“荒”的一年——資金荒、能源荒、用工荒以及最致命的訂單荒。盡管經濟形勢錯綜難辨,企業經營困難重重,此次調查的數據顯示,2011年各行業企業的員工平均離職率達到18.9%,為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的最高。其中傳統服務業2011年員工離職率達到了21.2%,制造業員工離職率也高達20.5%。
同2008年金融海嘯時的職場不同,在全球面臨經濟二次探底,中國經濟放慢增長腳步的2011年,職場人士卻少了對不確定未來的恐懼和對企業的依賴,多了對高薪和工作生活平衡的追求。來自 www.51job.com 的招聘職位統計顯示,2011年日均發布的招聘職位數達到創紀錄的200萬多個,比2010年增加了三分之一。前程無憂首席人力資源專家馮麗娟說,招聘職位中因為人員離職產生的替代性招聘幾乎占到了一半。一些制造業的雇主方甚至將工資提高了30%以上,仍無法招募到足夠的員工。
看淡工作的情緒彌漫
“人還在,心已遠”。當身處制造業和服務業的大公司、小企業們都在不約而同地考慮“產業轉移還是產業升級”的前途時,在互聯網環境下成長的獨生子女們正在對職場漸行漸遠。這主要表現為工作不再是他(她)們人生中的最重要部分,但對工作帶來的物質水平、樂趣和體面寄予厚望,并且對差距和不公平忍耐度低。與此同時中國老齡化的進程,使得企業在人才選擇上余地趨小。
對離職原因的調查結果幾乎和往年一樣。薪酬福利、人際關系和管理問題等。但是從2011職場流行語“裸辭”(先辭職再找工作)、“淘職客”(勤換工作,哪里工資高去哪里)、“職場木乃伊”(對批評表揚無所謂,沒有恥辱和榮譽感)、“灰色技能”(會唱歌、酒量好、重視人際關系)、“考碗族”(不考到公務員飯碗不罷休)等可以看出,離職的最根本因素是職業取向上多元和權重的變化。馮麗娟認為,2011年雇主給付的薪資和創造良好工作場所的努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結果卻是離職率依然在上升。長期、快速增長的經濟節奏帶給很多職場人持續的疲憊和壓力,這使得在經濟轉型、放緩的增長時刻,看淡工作的情緒彌漫在各個年齡層的職場人身上。
外企的吸引力正在減弱
值得關注的是,人才流向在發生悄然改變,外企在薪酬、職業前景和開放的管理文化的吸引力正在減弱。2011年,獲得重金投入和市場占先的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更舍得向人才和人力資源管理投資,他們在人才市場上大規模的招兵買馬,并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由于不同投資屬性的企業薪酬和管理水平差異縮小,流向國有和民營企業人才越來越多。相同甚至更嚴重的是,2011年從不知名企業流出的人才更多,雇主品牌不為人知的企業在人才招聘和保留上面臨更嚴峻的局面。
今年上半年員工薪資將漲9.8%
前程無憂在《2012離職與調薪調研報告》預測,2012年上半年各行業薪資平均漲幅可達9.8%,預計繼2011年,2012薪資增長的再次超過對來年 GDP 8%增幅的預測。
馮麗娟表示,這一看似違背經濟原理的現象還將繼續數年。決定員工薪酬變動的首要因素已經由企業內部的收入和利潤,轉為外部人才的市場供需。換言之,無論企業運營能力如何,只要用人,付薪水平就必須向市場平均值靠攏。
2011年國內有 24個省份上調最低工資,平均增幅達21.7%。其中,十多個城市已經宣布2012年最低工資提高10%以上。最低工資標準的大幅攀升拉高了企業整體的付薪成本。當然,最近兩三年里,所有不斷拉抬的成本,幾乎都有房地產價格和物價的推動,也毫不留情地抬高了員工對薪水上漲的期望。
2011年中國人均國民收入超過了5000美元,平均通脹5.8%,匯率上升5%。但是,幾乎所有的受訪企業(96.1%)表示用人成本偏高或過高,63%的受訪企業表示薪酬增長之快已經到了承受的臨界點,此中多數為員工規模少于5000人的中小型企業。另一面,幾乎所有的受訪個人(98.4%)認為,2011年加薪后生活水平未得到實際增長,其中47.3%的人說,2011年的水平低于2010年。
馮麗娟說,調查數據至少表明了職場人士對現況的不滿,對雇主有更多更大的期待。對2011中國最佳人力資源典范企業的研究發現,其薪資平均增長超過10%,領先同行業的其他企業,但同時員工對收入差距和薪酬不公的不滿比2010年上升15%。漲薪不能激勵和保留員工,甚至不能提高員工的滿意度。她不無擔心地說,如果不能有可持續的高利潤,薪酬的高增長是很難長期維持的。要使雇主,特別占有絕對多數的中小雇主,保有用人和留人的積極性,社會保障體系的健全必不可少,即員工不能完全依賴薪酬滿足生活基本所需,但目前的實際是,它又成為了企業用工成本的一大組成。
用工荒今年可能有所緩解
馮麗娟還指出,用工荒在2012年可能有所緩解。由于來自海外市場訂單減少和節奏變化,困擾2011年人才市場大半年的用工荒,在今年的第四季度因國際訂單變短、變少而逆轉。但是由于企業養不住人,也不敢養人,在訂單來時缺工仍將成為常態。
行業景氣主要看地產
去年臨近年底,因為歐債危機,全球經濟再受沖擊。中國企業裁員消息陸續傳出,有外資、國企也有民營,有生產型企業、技術型公司、互聯網企業,也有房地產企業等。
但是與2008年底的金融危機不一樣,導致裁員的原因,有受國際市場影響,出口和生產受挫,有因為風投斷糧,無法維繼的,有因為在過去兩年過度擴張,但收益沒有起色,進行斷腕犧牲的……預計,2012年因局部市場或戰略調整而進行裁員,但企業同時積極招聘的現象將會常見,而非2008年底企業運營全面收縮的殘景。
馮麗娟說,由于2008年至今全球經濟一直低迷,中國能存活的制造型企業都在致力提高產品的國內市場比重。由于今年國際市場突然變化,為降低出口貿易的依存度所作的生產調整也勢必提速,引發并購潮和人才需求的結構變化。盡管不少制造型企業圖謀產業轉移,但可轉移的市場不是缺乏運輸和供貨商網絡,就是法律不全和工人的勞動效率差。而產業升級的難度更大,需要更多投資和工藝更高的產品。2012年的人才需求將更多源于技能和專業人才的缺乏,而非數量上的缺口。
2012年全球經濟可能陷入二次探底,但是像2009年通過政府投資振興經濟行為已無可能。由于中國經濟、各行業的發展對房地產(包括商業地產)的依賴仍然嚴重,2010年房地產建設就占到 GDP 的13%,中國房地產行業的景氣度對于大宗商品需求、家庭消費、對外貿易以及基礎工業的發展極其重要。比如今年年底家電行業的裁員主要因為出口銳減和房地產低迷導致的國內消費低迷。不過馮麗娟對此表示了謹慎樂觀。她認為,當保障房和廉租房的政策得到有效實施,房地產消費中投資和投機成分被擠壓到合理的比例,對房地產從緊的宏觀調控將放松,房地產行業有望獲得復蘇,從金融到家庭消費等各行業也將隨之起色。房地產行業的人才招聘也將帶動其他行業的人才需求。www.51job.com 的數據顯示,2011年房地產行業企業的招聘職位排行第二,僅次于計算機/通信/電子行業。
兩類人最先獲加薪機會
2012年的經濟前景撲朔迷離,用工荒可能獲得緩解,基于2011年高通脹水平和政府控制CPI的決心,2012的通脹率將下降,這一切都給薪酬管理帶來更大的彈性。前程無憂的《2012離職與調薪調研報告》說,有近三分之一的企業在2011年有兩次或兩次以上的調薪,受到高離職率的壓力,所謂調薪就是加薪。而2012年,受政策和市場的多元影響,以及企業自身的運營能力的分化,調薪將呈雙向變動,這變動將主要發生在下半年。
2012年加薪首先傾向企業中離職率前兩位——一線基層員工和專業技術人員。前者加薪旨在提高一線員工收入的保障性(一線員工的績效收入和加班費等占總收入比重很高),后者加薪則是由于技術人才長期供不應求。由于資本仍青睞高科技行業,比如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應用,人才對該行業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至關緊要。2010-2011年間,這一行業的人才爭奪和擴張已經白熱化,2012年該行業的調薪幅度仍將超過10%。不過該行業的人才高消費也一直高燒不退,但是行業中的盈利企業不多,大量招人之后常隱含著裁員的風險。
馮麗娟提醒雇主,加薪不同于年終獎,不能純粹與員工績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