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入不敷出 基金公司含淚推廣定投
鉅亨網新聞中心
雖然基金公司積極推廣定投業務,不過這背后有基金業的諸多無奈。按照業內人士測算,基金公司爭取到一名客戶,每月投資300元完整定投一年,在保本的情況下,基金公司能收取的收益也僅有29.25元,根本不足以打平成本。
短期內入不敷出的現實卻讓基金公司的定投推廣蒙上更多“悲情”色彩。某基金公司提供的定投業務成本收益情況顯示,若一名客戶每月定投300元連續一年,基金公司能夠收取1.5%的管理費,如果定投一年后該基金凈值仍為1元,即便銀行不收取基金尾隨費用,公司一年能夠收取的管理費也僅為29.25元。“如果是指數基金,管理費為0.5%,那么基金公司能夠獲得的管理費才9.75元。這都是理想情況,現實是銀行不可能不收尾隨傭金,一旦加上這部分支出,在定投初始階段基金公司必然虧損。”一家基金公司銷售負責人表示。如果定投金額分別為400元、500元和1000元,按照前述算法,基金公司能夠獲得的收益分別為39元、48.75元和97.5元,如果定投的是指數基金,則基金公司能夠獲得金額分別為13元、16.25元和32.5元。
相比基金公司為定投所支付的成本,這些收益顯得非常“微薄”。首先,基金定投也要支付尾隨傭金,若占管理費收入五成計算,基金公司29.25元的收益中15元屬于銀行;其次,銀行每開發一個有效賬戶要收取基金公司15元費用;最后,基金公司做定投推廣,會贈送客戶一份小禮品,所以短期定投對公司來說是一門虧本生意。
“雖然投資者定投金額并非都是300元,客戶定投越多基金公司能夠獲得收益也會越多。現實統計情況卻顯示,定投1000元以上客戶占比非常低,多數客戶的定投金額為500元以下。所以基金公司推定投業務是希望看到長時間累計效應。”滬上某營銷總監告訴記者。
據了解,一家中型基金公司對定投業務所做的定量分析顯示,定投金額在1000元以上的持有人僅占總人數的8%,500元以下客戶為主流,占比達63%。“這是因為選擇定投的持有人年齡在26歲至45歲之間,這部分人群的生活壓力較大,能夠參與的流動資金并不多。”他告訴記者。
日前正進行定投推廣的一家基金公司營銷策劃總監表示,如果客戶能夠進行較長時間的定投規劃,那么對基金公司和客戶來說都是極大利好。“只是現實是,定投3個月就停止的客戶大比例存在,這成為基金定投推廣成本中極大不確定因素。”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