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大宗商品擊敗股票、債券、美元 寫下2008年6月以來最長漲勢

鉅亨網編譯鍾詠翔 綜合外電


金屬、農作物和燃料的表現第3個月擊敗股票、債券與美元,寫下2008年6月以來最長漲勢,因為通貨膨脹推升棉花與可可的行情,且投資人認為中東與北非政局動盪,恐影響能源供給。

《彭博社》的數據顯示,涵蓋24種大宗商品的S&P GSCI Total Return指數2月份漲升3.8%,連續6個月走高,為2004年以來最長漲勢。


包含股利在內,包括45個國家的MSCI All-Country World指數投報率為3%。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Global Broad Market指數截至2月25日為止揚升0.13%。美元指數滑落1.1%。

去年9月以來,全球經濟成長加速,拉升原物料的價格,如今更因埃及、突尼西亞和利比亞等國出現暴動,漲幅進一步擴大。

與此同時,中國、俄羅斯等新興經濟體的中央銀行為了對抗通貨膨脹,陸續升息,並調高銀行存準率,如此抑制了股票漲幅。

BlackRock Inc.基金經理人Kevin Rendino指出:「這些大宗商品的漲幅很大,每種商品情況不一,但石油有供應問題。自經濟開始復甦以來,對這些商品一直有實質的經濟需求。」

上回大宗商品的表現接連3個月打敗股票、債券和美元是在2008年6月,當年伊拉克內部動亂仍熾,油價大漲。原油期貨更在2008年7月創下每桶147.27美元的歷史天價,而美國加油站汽油均價升抵4.114美元。

因為官方報告顯示中國製造業擴張,且美國工廠產值高於經濟學家預估,激勵2月金屬行情走揚。銀價上月勁揚20%,漲幅大於S&P GSCI指數中的任何金屬。

聯準會(Fed)將美國今年的經濟增長預估值,從原本的3%到3.6%,上修到3.4%至3.9%。

今年2月,油價攀升到2008年9月以來最高,帶動油價上漲的題材,是數據顯示利比亞出口減少。利比亞為非洲第3大石油出口國,每日生產160萬桶石油。據Barclays Plc評估,利比亞每日減產逾1百萬桶,而國際能源總署(IEA)則認為減產85萬桶。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