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Nasdaq指數3000點關卡 究竟有何魔力?

鉅亨網編譯郭照青


Nasdaq指數3000點?實在看不出有何重要性。

畢竟,當Nasdaq指數終於突破了該關卡(最近有幾個交易日幾乎突破,但目前為止尚屬徒勞),該指數仍較2000年3月所創的歷史高點低了逾40%。該高點可是12年前的事了。經通貨膨脹調整後,該指數的創傷還更重,虧損達55%。


所以,慶祝突破此一關卡,根本是苦中作樂。

其實,美國股市歷史中的空頭市場,最糟糕的一次,就是2000年之後的Nasdaq指數。

可以想見,許多人會說1930年代的崩盤,難道不是更糟?當時道瓊工業平均指數花了25年時間,才終於突破1929年崩盤前水準。

的確,但是道瓊指數的情況遭到扭曲。實際受傷情況要輕得多。

事實是,1936年底,經物價調整後,美國股市的總報酬指數,已經一如1929年崩盤前的高點一樣高。那只經過了不到8年。

當時的糟糕,遠不及2000年後Nasdaq指數的經歷。

那麼由1966年1月至1982年10月這段期間又是如何?道瓊指數在這段期間之初的水準,一如這段期間結束後的價位,若經通貨膨脹調整後,則道瓊於16年後的價位還大幅低於16年前。

其實,這段期間的道瓊指數再度遭到了扭曲。經通貨膨脹調整後,1972年底,美國股市的總報酬指數已高於1966年1月時水平。到了1983年中,即10年半後,該指數還進一步走高。

這段期間的美國股市,也不像Nasdaq指數近年的空頭市場此如悲慘。

如果不談美國的空頭市場,那麼日本過去二十年的空頭市場又如何?難到不是更差?

表面看來,的確更差。日經指數於1989年幾乎觸及40000點大關,而後便進入了一段漫長且具有毀滅性的空頭市場,這段期間,日經指數幾乎不曾反彈。儘管匆匆已過了逾20年,今日該指數仍僅及1989年高點的四分之一。

然而,縱觀大盤,卻又並非如此之糟。分析師用日本躉售物價指數修正以美元計價的MSCI日本總市場報酬率指數,結果發現2000年3月,日本股市其實已高過1989年高點。

由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廣泛分散的指數,自空頭市場中復甦的速度,要較僅少數幾檔股票的指數,快得多。這無論是對道瓊30檔股票指數,或僅包含少數幾檔大型股的Nasdaq指數而言,結果均相同。

隨著Nasdaq指數接近3000點關卡,投資人當可從以往經驗了解,廣泛分散投資,的確是好事。任何人若將全部資金投入2000年3月的Nasdaq指數,就是將太多雞蛋放入了僅少數幾檔網路股的籃子中。

當然,投資人都應該及早了解這種情況。今日的Nasdaq指數仍大幅低於2000年3月的高點,如果這種現象能讓投資人學到分散投資這一課,那麼或許可以說,過去的十年,並非全然是失落的十年。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