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礦整合在即金正大60億重注搶礦轉型
鉅亨網新聞中心
磷礦資源整合將使磷礦成為下一個稀土的憧憬,正使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加入到搶奪磷礦的行列。
繼興發集團(600141)、湖北宜化(000422)等之后,金正大(002470)日前宣布投資近60億元在貴州興建磷資源循環產業園項目,提前布局磷礦資源,醞釀打造全產業鏈優勢。對于市場關心的巨額投資資金來源問題,金正大有關人士表示,作為擁有持續融資平臺的上市公司,可以通過自有資金的滾動和發行中期票據、申請項目貸款等多種方式解決。
“在復合肥生產中,鉀、磷、氮作為基礎性原料,不可或缺。正是由于這一點,化肥廠家都有布局上游的設想。”29日,金正大總經理助理崔彬告訴經濟導報記者,不少富礦省份開始限制磷礦出省,但歡迎企業在當地深加工,金正大巨資投向貴州,正是希望在磷礦資源上獲得突破。
據了解,作為二次肥料加工企業,氮、磷、鉀單質肥是金正大的主要原料,占公司成本的8成以上,目前主要依靠外購,原料及運輸問題成為制約公司發展的最大瓶頸。
崔彬介紹說,根據18日與貴州省甕安縣政府簽訂的協議,金正大擬在甕安縣投資59.6億元建設磷資源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發展磷復肥及相關磷化工產業。該項目計劃用5年時間分兩期建設完成,其中,一期項目投資預估約36億元,項目開工后3年內建成。
資料顯示,我國是磷礦第一生產大國,去年產量達到6800萬噸,探明資源儲量達167.9億噸,主要分布在云貴川及湖北等地,但不能直接利用的中低品位磷礦高達90%以上。“有分析稱,現有的磷礦資源再過20多年就可能消耗完。”崔彬說。
借助該項巨額投資,金正大將涉足日益稀缺的磷資源開發領域。據了解,甕安縣礦產資源分布廣、質量好,尤以磷、煤儲量最為豐富。其中,甕安磷礦為貴州省三大磷礦基地之一,現已探明儲量達10億噸以上。根據雙方的協議,甕安縣政府將鼓勵和支持金正大參與甕安縣磷礦資源的開發,并視項目需要參與其轄區內煤礦、硫鐵礦、鉀長石等礦產資源的整合、勘探及開發利用。擬發中票融資
導報記者了解到,截至6月30日,金正大的總資產為46.3億元,凈資產為28.7億元,近60億元的投資遠遠高于這兩者,也引發了資本市場對公司資金來源的擔憂。
“該項目將分兩期建設投資,資金不是一次性投入。我們已經申請10億元的中期票據,同時,隨項目進展,我們還會申請銀行項目貸款,基本可以滿足一期投資需要。”崔彬介紹說,由于有上市公司這個融資平臺,資金來源不是問題。
據介紹,目前復合肥行業正進入一個高成本、高價位的時期,未來缺乏原料優勢、運營成本高的復合肥企業,競爭力將不斷降低。金正大通過進軍磷化工產業,有利于其控制上游資源,完善產業鏈,逐漸由單純的二次加工型企業,轉變成具有資源優勢的一體化綜合化工企業。
全產業鏈的優勢,也將提高金正大的產品利潤率。據介紹,金正大貴州一期項目建設規模為60萬噸/年硝基復合肥、60萬噸/年磷酸一銨、2萬噸/年氟化鹽、80萬噸/年模具石膏、10萬噸/年磷酸二氫鉀和20萬噸/年磷酸二氫鈣。該項目采用的新技術新工藝可以實現磷礦資源的充分利用,大大降低生產成本,而且還能形成包括氟化鹽、模具石膏在內的新的利潤增長點。
“目前我們產品的毛利率在百分之十幾,有了磷礦資源后,整體毛利率將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公司現又取得了新的技術突破。如石膏項目是變廢為寶,以前石膏廢料要給別人錢才能消化,如今可以生產成產品賣錢,又增加了一部分利潤;公司以前每年磷肥尾氣浪費掉的氟資源有150多萬噸,目前在氟材料回收方面也有技術突破。”崔彬表示,項目建成后,金正大的整體盈利能力將大幅提高。(經濟導報)
(鄭文良 實習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