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上合會將登場 普京訪華料簽協議 合造遠程飛機 貨幣直接兌換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俄羅斯總統普京將於 5-7 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北京峰會,這也是普京就任總統後首次出訪。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中俄關係目前「達到史無前例的水平」。而俄羅斯工貿部官員透露,兩國擬成立合資企業,在中國境內生產新遠程飛機,總投資可達 120 億美元,預料會在普京訪華期間簽訂框架協議。專家指出,繼日本之後,俄羅斯有望成為下一個人民幣直接交易的國家,這有助於進一步推動中俄之間的貿易往來。

香港《文匯報》綜合報導,拉夫羅夫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採訪時表示,普京選擇中國作為其就任總統後首輪出訪國家,「說明俄中關係達到史無前例水平」,普京此訪主要目的就是要深化兩國在各領域的合作。訪問期間,兩國計劃簽署聯合聲明和一系列合作協議,還將討論兩國在能源、創新、擴大相互投資、生產協作等領域的合作前景。


拉夫羅夫強調,俄中在國際舞台上的良好合作,促進了地區及世界的和平與穩定。俄中在各個層面就國際事務進行的合作,為各夥伴國之間協調立場樹立了成功範例,為其他國家解決當今世界最複雜的問題樹立了榜樣。

他認為,上述積極合作的形成,是因為俄中兩國核心利益一致,兩國對當今世界正在發生的深刻變化以及應如何應對新挑戰持相近立場——都支持國際關係多極化,主張建立更加公正、民主的全球政治和經濟制度,主張強化聯合國在解決國際熱點問題上的協調和核心作用。

針對即將於 6-7 日舉行的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二次會議,拉夫羅夫透露,峰會期間元首們將審議批准的一系列文件,如《上海合作組織中期發展戰略規劃》、《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關於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 2013 至 2015 年合作綱要》,均具有重大意義。

談到此次峰會將審議的接納阿富汗為觀察員國、土耳其為對話夥伴國事宜,拉夫羅夫表示,只有通力合作才能有效應對地區安全威脅。「擴容將極大增強上合組織的潛力,提升其國際威望。」

此外,俄工業貿易部副部長斯柳薩里日前向媒體表示,俄聯合飛機製造集團和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計劃成立合資企業,將在中國境內生產新遠程飛機。在此次普京訪華期間,雙方將簽訂框架協議。

斯柳薩里稱,按計劃,合資企業將由中方出資建設,俄將以技術入股,在俄伊爾 -96 飛機的基礎上製造新的遠程飛機,項目總投資約為 70-120 億美元。 (接下頁)

[NT:PAGE=$]

自重返克里姆林宮後,普京的海外出訪行程展現了他任期的工作重點 -- 建立一個歐亞聯盟的宏偉計劃。不過,在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看來:「普京的海外『首秀』顯然各有側重,歐洲的討論重點是地緣政治,亞洲的主要提議是經貿合作。」

「與梅德韋傑夫不同,普京更重視亞洲,尤其是中國。」孫立堅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指出,「繼日本之後,俄羅斯有望成為下一個人民幣直接交易的國家,這有助於進一步推動中俄之間的貿易往來。」

俄中友協第一副主席庫利科娃說,中國是普京宣誓就職總統後首輪訪問的國家之一,這再次證明俄羅斯始終把發展俄中關係視為外交政策的優先方向。去年夏天,俄中兩國領導人規劃了未來 10 年兩國關係發展藍圖,普京此次訪華必將積極推動藍圖內容的落實,並進一步深化兩國戰略合作。

在孫立堅看來:「中俄之間的經濟結構存在較大互補,尤其是實體經濟,一旦中俄實現人民幣直接交易,中俄之間的貿易結構將更趨合理。事實上,俄羅斯與中國都在探索本國貨幣國際化的路徑,雙方可以有更多的交流與合作。」

另據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經濟問題專家奧斯特洛夫斯基透露,普京訪華將成為俄中關係發展的新起點。作為兩國關係發展的物質基礎,經貿合作將成為普京訪華的關鍵議題,雙方將簽署一系列深化務實合作的文件。在上合組織峰會框架下,俄中兩國也將同其他成員國探討加強地區金融投資合作等議題。

「普京訪華對深化兩國政治、經貿和投資關係以及在國際舞台的互助合作具有重要意義。」俄羅斯對外經濟銀行行長德米特裡耶夫表示,作為俄中雙邊金融投資合作和上合組織框架下銀行聯合體的重要參與方,對外經濟銀行將積極落實兩國高層達成的共識。他透露,在普京訪華期間,對外經濟銀行將與國家開發銀行等中方合作夥伴簽署一系列合作協議。

雖然重視與亞洲國家的關係,但是,普京的外交之旅還是選擇以歐洲「打前站」。孫立堅說:「日趨緊張的敘利亞局勢是普京選擇訪問歐洲的主要原因,地緣政治是俄羅斯與歐洲之間的重要話題。」

對此,俄羅斯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歐洲一體化研究室主任波得金娜坦言,儘管世界力量中心東移,普京領導的俄羅斯仍將發展同歐盟的關係作為俄對外政策的重要內容。在俄羅斯-歐盟峰會上,俄羅斯將表達幫助歐洲擺脫債務危機的意願,敘利亞局勢是另一個重要話題。

6 月 1 日,普京與默克爾會談後舉行新聞發佈會,並表示,德國長期以來是一個建設性的夥伴,能源合作一向是俄德合作的主要領域。普京宣佈,穿越波羅的海的「北溪」天然氣管道第二條支線將於今年第四季度正式投入使用,實現向歐洲供氣。

當天,普京與法國新任總統奧朗德舉行會晤。在會晤後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普京列舉了俄德貿易額和俄法貿易額的巨大差距,指出俄法之間貿易合作還有很大的潛力。雙方表示將繼續加強這一領域的合作。

不過,在談到敘利亞問題上,俄羅斯與德國達成一定共識,與法國的分歧則顯露公開化跡象,普京與歐蘭德「話不投機」。歐蘭德說,敘利亞巴沙爾政權已經喪失合法性,敘利亞問題的解決必須以巴沙爾離開作為前提。他希望聯合國安理會能夠通過更為嚴厲的制裁措施逼迫巴沙爾下台。 (接下頁)

[NT:PAGE=$]

普京則表示,新一輪制裁併不能解決敘利亞問題,目前應該調解衝突各方停止暴力,盡快落實安南和平計劃,避免局勢失控使敘利亞陷入內戰。

至於伊朗問題,俄羅斯總統助理烏沙科夫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本周將在北京上合組織峰會期間與伊朗總統內賈德舉行會晤。普京外交政策顧問表示,與內賈德會晤就是「想讓伊朗明白當前局勢有多緊張」。

法新社稱,俄羅斯正為 6 月 18 日和 19 日舉行的最新一輪伊朗核問題談判做準備,希望能夠通過外交途徑解決伊朗核問題僵局,「只有通過對話才能找到妥協之道,以避免陷入恐怖局面。」

據俄羅斯 RT 電視台報導,伊朗正在建造一個新的能夠把較大型號衛星送入軌道的衛星發射基地,目前已建成 80% 。據稱,該基地將以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名字命名。伊朗國防部長稱,發射「黎明號」衛星將成為新基地建成後的首個發射任務。

目前,伊朗擁有兩個太空中心。 2010 年 2 月,伊朗宣佈成功發射了載有實驗動物的研究用火箭。西方批評家稱,伊朗意在建造可以承載核彈頭的遠程導彈發射場。但伊朗否認相關猜測。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 3 日稱,「有關伊朗企圖發展核武器的言論都是虛假的」。他說,國際政治圈和媒體認為「擁核的伊朗是危險的,但他們都在騙人」,以色列向伊朗發起任何形式的進攻都會遭到伊朗回擊。

普京總統將於週二訪問中國。這是他在克里姆林宮的新任期內第一次訪問亞洲,以加強對俄羅斯的外交和經濟戰略來說至關重要的、日益密切的俄中聯盟。

法新社分析,普京不到一個月前開始了具有歷史意義的第三個總統任期。他已經對德法兩國進行了一次閃電訪問,但將在訪美前象徵性地訪問北京。

在普京主導俄羅斯的 12 年間,有時陷入困境的俄中關係變暖。在反對以外來干預解決敘利亞危機方面,中俄兩國政府的合作引人矚目。俄羅斯科學院中國問題專家、前外交官格奧爾基·庫納澤評論說,通過北京之行「人們可以瞭解俄羅斯政策的變化方向」。

普京很可能會就敘利亞的暴力活動和伊朗核危機問題與中國領導人協調立場,而西方則深切意識到,這兩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都準備行使否決權。

但是,在訪問期間,經濟問題也注定會處於顯赫地位,尤其是能源部門,因為俄羅斯尋求獲得新市場,而中國則謀求獲得廉價的自然資源。

與此同時,俄羅斯媒體日前報道說,兩國還準備啟動-個聯合航空航天項目,以便在俄羅斯技術和中國投資基礎上研製-種遠程客機,從而挑戰空客和波音等大公司。

梅德韋傑夫總統任期--他從 2008 年到今年 5 月主持克里姆林宮的工作--的特點是對俄美加強關係持樂觀情緒。但普京卻讓觀察家相信,他的外交政策將扎根於別處,因為他上月突然取消了對美國的一次訪問。這次訪問本來會成為他在新任期的第一次出訪。

週三普京將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在北京舉行的一次峰會。普京此次出席上合組織--被看做東方與北約對等的新興組織--峰會也具有象徵意義,因為由於在導彈防禦問題上與美國鬧翻,他沒有出席北約組織在芝加哥舉行的一次峰會。

普京是中國領導人的常客。他最近一次訪問北京是去年 10 月作為總理的出訪。這是他去年 9 月宣佈競選總統後唯一的出訪。

自從普京 2000 年第一次入主克宮以來,尤其是在懸而未決的邊界問題得到解決後,這兩個具有 4000 多公里共同邊界的大國間的關係得到了改善。

雖然俄羅斯經濟與中國不斷增強的經濟實力相比相形見絀,但在選舉前的外交政策宣言中,普京表示,莫斯科並不把其東面的這個鄰國視為威脅。

他寫道,「中國經濟的增長不是威脅」,相反,要發掘「中國在開發西伯利亞和遠東方面的潛力」,因為這些地區能源資源豐富,但卻苦於人口減少。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