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年空頭市場陰霾 一掃而空 -- 論美股
鉅亨網編譯郭照青
現在可以正式宣布:2007至2009年的美國空頭市場已經完全克服。
亦可謂完全清除了。
經股利調整後,Wilshire 5000指數現在已高過2007年10月9日出現的多頭市場高點。
要了解這意味著什麼,先假設一位極為不幸的投資人,就剛好於2007年10月高點當天,大舉投入了股市。如果他不屈不撓,始終如一,堅持著這筆投資,並將過程中獲得的所有股利進行再投資, 這位投資人現在已呈現獲利。
這期間花了多少時間呢?
這位倒楣的投資人被軋了四年半。要自被部份投資人認為是史上最糟之一的空頭市場完全脫身,這段期間其 實並不算長。
由於這則消息,有投資人或許因而對美國股市的長期上升趨勢,信心大增。畢竟,如果在最壞情況下--因為極稀少出現,由而有人將之稱為「黑天鵝」行情--在不到五年時間,即可克服,那麼投資人是否應將更大比例的退休金,投入股市?
要回答如此重要的問題,得先了解最近的復甦經驗,只是例外,抑或是常態。
首先,看看美國股市經歷1929年崩盤及其後的大蕭條後,反彈所耗的時間。因為道瓊工業平均指數直到1954年,才突破了1929年高點,所以許多投資人認為,美國股市自那段可怕年代復甦,共花了25年。
其實,道瓊指數的情況遭到了扭曲。因為該指數僅反應30檔股票,且不包含股利,亦未調整1930年屢屢出現的嚴重通貨緊縮。
若考慮了這些因素,則真實情況遠非如此糟糕。根據估計,1936年底,經通貨膨脹調整後,美國股市的總報酬指數,與1929年股市崩盤前的高點一般高。而這僅花了七年零幾個月時間。
這期間與美國股市自近來空頭市場復甦所耗的四年半期間,相類似。
那麼1966至1982年這段讓投資人心碎的期間又如何?這段期間,道瓊指數表面上少有變動,若經通貨膨脹調整後,則虧損慘重。其實,道瓊情況再度遭到了扭曲。
據統計,1972年底,經通貨膨脹及股利等因素調整後,美國股市的總報酬指數,已經高於1966年1月。到了1983年中,即十年半後,該指數還更高。
事實上,這10年半的復甦期間,是上世紀整體股市中,最長的復甦期間,為2007至2009年空頭市場復甦所耗時間的二倍多。但是卻並未長到足以顯示最近一次的復甦,只是一次例外。
結論如何?美國股市的長期上升趨勢,尤其是自空頭市場與崩盤中,迅速復甦的傾向,讓人矚目。雖然並無法保證股市的未來走勢會一如過去,但發覺近來的復甦符合歷史的常態,至少也讓人感到安心。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