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字危機日益擴大 美國出現財政冰山
鉅亨網編譯郭照青
除非國會與總統立即採取行動,否則在新的一年裡,美國這艘大船便將遭遇龐大財政障礙。
七個月後,美國將加稅並削減支出,且幅度均甚大。儘管大多經濟學家宣稱,由於經濟復甦甚為脆弱,美國理應減稅並增加支出,但美國仍將被迫採取完全相反的行動。
至於幅度有多大?美國稅收預定增加5000億美元,支出則預定減少逾1300億美元。
增加的稅收方面,三分之一將來自2001與2003年布希減稅法案到期。另有25%將來自所得稅減稅法案結束,還有25%則是來自最低稅負制到期。
其餘將來自與歐巴馬醫改計劃有關的加稅,2009年減稅延期結束,及不動產稅大幅上升。
想想根據目前法律,年底將要執行的削減支出,讓人擔心這無異是觸動了經濟的要害。1300億美元將對美國造成廣泛的影響,由國防,至啟蒙教育,至低收入獎學金,及州與地方政府,都將遭到波及。
將加稅與削減支出加總,約達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4%。如此龐大的金額,將足以讓健康的經濟減緩。而以美國目前疲弱的經濟而言,則恐將反轉,換言之,即再度落入衰退。
別以為這種情況要到2013年才會發生,其實非常有可能會更快受到矚目,可能約在總統大選日。
由於已感覺到這經濟遠方的冰山,大多企業已擱置許多支出計劃,包括徵人。他們認為,消費者將會看緊荷包,撙節支出。當然,這意味零售銷售下降。
別冀望貨幣政策能有大幅助益。提到寬鬆政策,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伯南克可謂已全力已赴。貨幣供給快速成長,利率則已接近極低水平。
另一方面,提到提供貸款,銀行業仍是出手謹慎,而消費者與企業則正進行去槓桿化。似乎,每一方都在試圖減輕債務負擔。
這讓人想起了經濟理論中,重要的一部份,在撙節方面,貨幣政策效果最佳。而在振興經濟方面,貨幣政策有其必要,但往往有所不足。
經濟成長的必要條件在於正確的財政政策。然而,這種情況只有在我們送到華盛頓的政治人物團結一致,為全體民眾著想,而非僅為自已選民爭取利益,才可能實現。
大選日益漸逼近,庶幾兩政黨能齊心協力,通過避免危機所需的法案。若果如此,民眾或許可鬆一口氣,否則,不免讓人擔憂美國這艘大船將會沉沒。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