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高燒不退 商貿交運乏人問津
鉅亨網新聞中心
本報記者 曹陽
上周滬深兩市持續探底,強勢股補跌態勢明顯,大市交投清淡,悲觀情緒在市場中持續瀰漫。不過,正所謂否極泰來,在市場看多者紛紛陷入沉默之時,或也蘊藏機遇。事實上,在股票投資理論中,存在兩種截然相反的投資理念,即趨勢型投資與逆勢型投資,在今年A股市場難見向上趨勢的大背景下,適時把握逆勢投資原則——在市場望之時適度買入,反而能夠在每次反彈中博取一定收益,而成交占比正是從逆勢投資的角度來為市場提供投資視角。
電子元器件、信息服務
熱度不減
場內資金的結構性偏好決定了板塊漲跌的命運,而行業板塊的成交金額占比往往能較為準確地反映這一情況,並在合適的時間點釋放出一定的超買超賣信號。近期,盡管大市表現較為低迷,但仍不乏熱點板塊。前期的電子元器件、信息服務板塊表現相對較好,這從成交占比這一指標中可窺見一斑。
上周電子元器件行業周成交金額占比為7.23%,較8月24日的6.40%再度大幅提升,而最近三周,電子元器件成交金額占比持續大幅上漲,顯示出在大市表現低迷的背景下,存量資金正持續湧入電子元器件板塊,而8月20日至8月30日期間,申萬電子行業指數累計上漲了0.86%,大幅跑贏大盤,同期滬綜指下跌了3.19%。
同時,電子元器件上周的成交占比已大幅超越了該行業的理論上限(平均值+1個標準差)4.22%,這意味場內資金對於電子元器件板塊的追捧已然過熱,若後續該行業基本面未有顯著扭轉,則不排除資金有從電子元器件板塊撤出的可能。
與電子元器件表現類似的是信息服務板塊,據統計,上周信息服務行業成交金額占比由8月24日的5.71%進一步攀升至5.87%,連續兩周高於該行業的理論上限值5.19%,表明資金對於信息服務行業板塊仍舊看好,不過考慮到6月份該行業成交占比在觸及5.88%後持續回落,短期投資者需警惕可能出現的沖高回落局面。
商業貿易、交通運輸持續
低空盤旋
行業成交金額占比除了有提示風險的作用外,還能對持續在底部徘徊的板塊起到一定的提示機會作用。截至8月31日,商業貿易與交通運輸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底部徘徊特徵。上述兩大行業板塊持續受到資金的冷落,主要源於其基本面不佳,行業景氣度難見回升。
截至8月31日,商業貿易成交金額占比已降至2.41%,創出年內新低。其中,由於京東、蘇寧與國美之間引發的價格大戰令投資者對蘇寧電器盈利前景看淡,進而拖累整個商貿行業板塊的表現,這或是近期商業貿易板塊成交占比持續下行的主要原因。
數據顯示,6月份以來,商業貿易成交占比持續低於均值,並在最近兩周在理論下限值(平均值-1個標準差)下方運行,申萬商業貿易指數更是在近兩周累計下跌4.58%,跑輸上證綜指。短期來看,在經歷了持續超跌之後,商業貿易行業板塊有望跟隨大盤走出技術性反彈,而前期被投資者拋棄的部分商貿股或存在被“錯殺”的可能,隨時可能超跌反彈。
相對於商業貿易板塊,交通運輸板塊几乎成為了市場中最為冷門的行業板塊。今年以來,除5月25日以外,交通運輸板塊的成交金額占比持續徘徊在行業理論下限2.85%以下,上周再度降至1.82%,較8月24日的1.87%繼續小幅回落。這主要源於該行業不佳的基本面,板塊內的龍頭股中國遠洋日前公佈半年報顯示,2012年上半年凈利潤虧損接近49億元,顯示航運行業的景氣度仍然很差,短期在歐美經濟難見顯著改善的情況下,預計航運行業景氣度仍將持續探底。
因此,盡管短期交通運輸板塊有望跟隨市場演繹超跌反彈行情,但在基本面未見顯著轉好的情況下,投資者不應對反彈高度寄予過高期待。
商業貿易遭遇"寒流"
電子元器件成交占比持續沖高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