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監副主席姚剛:降資產要求 促內企赴港上市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中證監副主席姚剛昨 (1) 日在港表示,中證監擬修訂及完善境外上市的相關規定,支持符合香港上市條件的內地企業,特別是中小企赴港上市融資。此外,在兩地期貨合作方面,他表示會積極研究深化內地與香港商品期貨市場合作的方式,推動兩地建立分工合作、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期貨市場體系。
香港《文匯報》報導,中證監發言人日前表示,在 CEPA 補充協議 (九) 框架下,降低內地中小企來港上市門檻,主要是企業資產規模方面,而非盈利水平。據悉,現時大部分內地中小企資產規模約在 2 億至 3 億元人民幣,中證監有意將門檻由現時的 4 億元人民幣下調,但未透露下調幅度。
據介紹,現時內地中小企佔比日漸增多,而且質素良好,可達到香港創業板要求,但基於規模不大,未能達到本港主板上市要求。目前香港申請主板上市的公司,資產規模需於 2 億港元以上,有分析認為,內地下調中小企赴港上市的門檻,有可能同樣修訂為 2 億港元左右,與香港的上市條件看齊。
姚剛昨日又表示,中證監將積極研究,降低包括香港金融機構在內的境外金融機構,申請 QFII 資格的要求,為香港長期資金投資內地資本市場,提供便利條件。他重申,中證監歡迎境外包括香港 MPF 等長線投資基金,到內地資本市場投資,香港方面例如外匯基金,已取得 QFII 的資格及 3 億美元的投資額度。
中證監最近亦就境外機構申請 QFII 的門檻發出修改文件,對外徵求社會意見,比如說將基金的規模由 50 億美元以上,降至 5 億美元;將基金公司的年資由 5 年減至 2 年,證券公司的年資從 30 年降至 5 年,令更多香港的基金公司符合申請的條件。另外,中證監又考慮,如果一間基金公司旗下管理若干基金的話,容許合併到同一個名下,這樣也有利香港的基金公司進入內地A股市場。
對於內地與香港市場推出跨境ETF,中證監表示已於 6 月 29 日,批准華夏及易方達基金管理公司,發行兩支港股 ETF 產品,分別追蹤恒指及國指,並在深圳、上海交易所掛牌交易。姚剛表示,跨境 ETF 已經研究了很長時間,除了中證監已批准的兩支港股 ETF 外,香港證監會也批准了一支 A 股 ETF 在港上市,跨境ETF是溝通兩地市場的工具,以便利兩地投資者。
另外,今年 4 月 3 日中央決定增加 RQFII 額度至 500 億元人民幣,容許試點機構用於發行人民幣 A 股的 ETF 產品,投資於 A 股指數成份股,並在港交所上市。姚剛指,未來中證監會研究將試點擴至港資機構,讓港資與內地的金融機構,也有機會參與 RQFII 業務。
投資比例限制方面,中證監希望交由市場去判斷,究竟投資股票好、還是投資債券好,在總結經驗之後再完善。目前 RQFII 的資金,必須有 80% 投資債券,投資股票比例最多 20% 。中證監會總結 RQFII 試點的經驗,未來研究擴大 RQFII 的額度、擴大試點機構的範圍、豐富投資產品的品種,以及放寬投資比例限制。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