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上海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確立 誰將騰飛

鉅亨網新聞中心


聯播頭條,我們首先來關注金融行業的一條重要新聞,國家發改委今天正式印發了《十二五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規劃》。這個遠景規劃包含了一系列投資者非常關注的信息。2010年,上海金融市場不含外匯的交易總額達到386.2萬億元,比2005年增長10倍。上海金融機構總數達1049家,比2005年末增加439家。 國家發改委指出,“十二五”時期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發展目標是:瞄準世界一流國際金融中心,力爭到2015年基本確立上海的全球性人民幣產品創新、交易、定價和清算中心地位。這也就是說,中國圍繞人民幣形成的金融中心將全面地落戶于上海。

人民幣基準利率將由“上海制造”

在具體規劃目標方面,最值得注意的, 一是到2015年,上海金融市場(不含外匯市場)的交易額要達到1000萬億元左右;另外規劃中非常重要的目標是,到2015年,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成為境內外人民幣資產定價的主要基準利率,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成為境內外人民幣交易定價的主要匯率基準等。因為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現在就是由上海的外匯交易中心產生,這后面兩點就意味著,未來人民幣的基準利率和匯率都將在上海產生。這無疑是支撐上海成為全球人民幣交易中心的最主要的措施,同時,一直以來市場關注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的最終方向和路徑也變得非常清晰了。

這份規劃還包括,吸引外資金融機構將區域性乃至全球性總部設在上海。支持在滬金融機構開展市場化改革、開放性重組,另外要以建設人民幣跨境支付清算中心為重點,加快建設現代化金融基礎設施體系。建設面向全球的人民幣支付清算網絡。根據人民幣跨境使用進程和市場需求,支持在滬金融市場將交易系統的相關功能延伸到境外。支持在滬銀行卡組織加快建設全球網絡,打造國際主要銀行卡品牌。支持在滬清算機構發展。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力爭把上海發展成為全國性的信用服務中心。這些信息對投資乃至于整個金融行業的影響都會非常大。


專家: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匯率和利率形成應先行

我們注意到在國家發改委公布的這份《“十二五”時期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規劃》中,給出了2015年的時間節點。這與2009年4月份國務院提出的到2020年把上海建設成為與中國的國際經濟地位和人民幣的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目標,整整提前了五年,距離現在還有四年。如此短的時間,怎樣才能實現預期的目標?在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又該圍繞哪些重點展開呢?一起來聽相關專家的觀點。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告訴記者,我們也感覺到,這次把人民幣產品作為一個全球的定價中心我覺得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為人民幣已經開始了他走向國際的步伐。一個能夠從實際出發、從實際的供求關系出發,同時又符合我們宏觀調控貨幣政策基本導向的這樣的一個定價,這個對于我們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健以及中國金融走向世界應該說都是非常有好處的。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告訴記者,首先你必須確立上海在人民幣的利率上的國際上的影響力和匯率上的定價權,而這兩個東西要實現啊,其實得有賴于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有賴于利率市場化基本完成。

專家認為,正是基于目前中國金融市場的迅速發展,相關部門同步調整了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時間表。但是相關專家也提醒,這種短時間內對金融體系的“大手術”也存在一定的風險。特別是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主要依賴信貸支持,銀行業務的主體也主要是存貸息差。未來利率和匯率改革將帶來各種新的困難和挑戰。

個股解析

浦東金橋(600639):估值優勢明顯 增持

1-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93億元,凈利潤2.3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和22.1%,基本每股收益為0.25元,業績符合預期。

凈利潤增長快于營業收入增長主要由于報告期內投資收益增長較快所致。(1)前三季度共減持196.5萬股海通證券,獲得投資收益3062萬元。為符合“一參一控”標準,公司年內將全部減持海通證券,目前持有的共計474.85萬股,估計可獲益6000萬,增厚EPS0.05元;(2)以成本法計價的東方證券和華德美居超市年分紅達2884萬,已經計入報告期投資收益。

碧云新天地陸續結算將成為公司今年四季度和明年的利潤增長提供保障。(1)碧云新天地三期銷售良好,目前銷售率已達98.6%,合同均價23000元/平,將為公司貢獻13億房產銷售收入,同時毛利達到60%。(2)公司預計在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陸續交房,屆時將顯著提升公司2010、2011年業績。

我們認為:公司在擴張持有型物業同時,兼顧房產開發銷售,使得公司業績保持向上的趨勢。目前,估值具備優勢,維持增持。(1)目前公司在建和擬建的項目共約70萬平,包括G3地塊研發辦公樓、28號地塊研發辦公樓、碧云國際社區人才公寓一、二期項目等高附加值項目,未來收租前景良好,大部分物業將于2013年之前竣工并開始租賃;(2)公司全年年底通過招拍掛獲得臨港新城一幅地塊,表明公司堅持以房產銷售補充物業擴張的戰略意圖,業績將保持平穩向上的態勢。我們預測公司2010年、2011年、2012年的每股基本收益為0.54、0.71、0.66元,對應P/E17.7、13.5、14.6倍,每股RNAV為15元,P/RNAV為0.7倍,估值優勢明顯,維持增持。(申銀萬國 殷姿 江征雁)

外高橋(600648):業績或進入爆發性增長期

公司營業收入主要來源于物流貿易、房地產銷售和租賃,分別占比62.44%、18.51%和9.92%;毛利分別占比18.83%、42.12%和24.94%。從業績的貢獻率來看,雖然房地產收入低于物流貿易,但由于毛利率高達50%以上,對業績的貢獻較強。

外高橋園區已經形成國際貿易、國際物流、先進制造業為主的三大產業,08 年定向增發注入資產后,公司的物流貿易業務出現跳躍性增長:由07 年的6.8 億元增長至58.7 億元,同比大幅增長7.64 倍;同時,公司將積極落實國家戰略部署,推動“三區三港” 聯動發展,將外高橋保稅區建成上海國際貿易中心的重要功能前沿,屆時將進一步推動公司物流貿易業務量及毛利率提高,業績增幅會比較顯著。

公司參與的啟動項目為未來業務的重要增長點。啟動工業園占地約5平方公里,與外高橋園區對稱分布在崇明島兩側。

隨著南隧北橋和崇啟大橋的開啟,啟動將進入上海“一小時都市圈”,成為長三角經濟圈的前沿陣地,發展前景樂觀。

子公司外聯發已經取得產業園一期13.2萬平方米土地使用權,將從產業轉移向二三線城市轉移中受益。

工業出租類物業尚有200萬平米處于開發階段。08年公司分別收購了外聯發展、新發展和三聯發展公司80%、49%、80%的股權,增加物業面積424萬平米,其中195萬平米為可租售物業,229萬平米為項目儲備。收購物業以后,公司租金收入由07年的8200多萬元增長至08年的7.24億元;隨著國際物流中心建設及可租售面積的大幅增加,公司的租金收入至少增長一倍以上至15億元,每年提供持續穩定的資金流入。

2010年,公司房地產銷售收入主要來源于森蘭項目尚未確認的土地出讓收益13.88億元及常熟住宅開發項目。物流貿易及房地產出租業務穩定中略有增長。我們預計公司2010年、2011年每股收益分別是0.69元、1.08元,按公司2010年3月26日收盤價17.28元,對應的PE分別是25倍和16倍。鑒于公司業績進入快速增長期,上調投資評級至“增持”。(天相投資研究所)

陸家嘴(600663):轉型城市運營商 未來商業地產驕子

營業收入下降,凈利潤穩定增長公司三季報顯示,1-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36億元,同比下降26.91%,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10.64億元,同比增長5.51%,每股收益0.57元,同比增長5.5%。每股凈資產5.43元,加權凈資產收益率10%。公司收入同比下降,主要原因是今年土地轉讓收入減少。

7-9月份,公司營業收入3.09億元,同比增長28.31%,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4,777萬元,同比增長173%,每股收益0.026元,同比增長173%。

貸幣資金充裕,融資渠道順暢三季末公司貨幣資金余額為11.9億元,雖較中報余額有所下降,但仍較年初增加44.8%,主要是租金收入及其他經營收款增加;報告期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1.1億元,同比增長172.2%。

凈支出增加,財務費用大幅上升年初以來,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支出19.5億元,同比增加32%,同時,其他應收款比年初增加6.8倍,達到18.2億元,系由支付浦江鎮土地款15億元及塘鎮地塊保證金2.5億元所致。另外,公司財務費用增長7.5倍,達到8,987萬元,是由于銀行貸款增加所產生的利息支出增多。

增加土地儲備,夯實轉型基礎公司在年初即把土地儲備列入了今年工作重點,將土地儲備預算單獨列入年度預算計劃,并結合公司發展規劃參與土地公開招拍掛。5月,公司與控股子公司共同競得浦江鎮中心河以南A1、A2地塊(公司占95%份額),總計出讓面積為11.85萬平方米,可建建筑面積約為9.2萬平方米,總價15.28億元。成功競得浦江鎮土地,標志著公司市場化的資源儲備能力正在不斷提高。

著眼于可持續發展,收購股東資產報告期,公司完成了對集團6項股權資產的收購,這些資產的利潤主要來源為出租物業租金收入、展覽和物業管理費等,具有持續穩定的特點。假設未來每年盈利和去年保持一致,則上市公司每年的凈利潤將增加0.79億元,每股收益增厚0.04元。該項交易有助于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增加核心區域物業面積,完善公司的產業鏈。

從土地批租轉型為城市運營商目前,陸家嘴已不再僅限于土地一級開發,主營業務已拓展到酒店管理、會展服務、商業地產運營等,正成為一個滿足高端客戶需求的城市運營商。其優勢表現為土地儲備多為低成本獲得,現有的土地批租業務仍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為其帶來數量可觀的現金收入,這為其轉型提供了強大的資金后盾。

投資建議從陸家嘴未來二三十年的發展看,金融城區域現有的面積,不足以承載上海打造國際金融中心這樣的廣闊前景。依據前不久上海浦東新區商務委公布的“十二五”浦東商業規劃,陸家嘴金融城將獲得擴容,這顯然將利好于公司。

公司目前經營狀況符合預期,維持2010年、2011年盈利預測,每股收益分別為0.62元、0.66元,目前股價對應市盈率分別為31.7X、29.8X。公司具有較強的融資能力和健康的財務狀況,所持物業具有較大升值空間,未來還將開展金融投資業務,繼續看好其轉型前景,維持買入評級。(信達證券 張冬峰)

百聯股份(600631)資產整合

重組進程:

1、08年8月,上海國資委確定了6大國企改革集團,公司大股東百聯集團就是其中之一,而上市公司將定位為集團旗下百貨和購物中心資產整合的平臺。

2、因資產重組,2010年7月19日起停牌。

友誼股份(600827)

重組類型:資產整合

重組進程:1、09年3月媒體披露作為上海的“商業航母”,百聯集團目前已經擁有百聯股份、上海物貿、第一醫藥、友誼股份及聯華超市等5家上市公司,但目前超商事業部管理的范圍內,仍有華聯超市、華聯吉買盛、華聯羅森等知名品牌未上市。華聯超市一旦回歸A股,有可能選擇還沒進行業務調整的友誼股份作為殼資源。 2、經2009 年6 月25 日的第三屆董事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聯華超市及其下屬子公司上海聯華超市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華超市發展”),與本公司實際控制人百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聯集團”)及其下屬子公司百聯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聯置業”)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收購百聯集團及百聯置業持有的華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聯超市”)100%股權,其中:擬由聯華超市受讓百聯集團持有的華聯超市99.4%的股權,由聯華超市發展受讓百聯置業持有的華聯超市0.6%的股權 3、因籌劃重大重組事項,2010年7月19日起公司連續停牌。

第一醫藥(600833)資產置換

重組預期:第一醫藥隸屬百聯集團,是上海市醫藥國資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年,上藥集團與上實集團聯合重組,組建了上海醫藥國資的旗艦平臺--新上藥集團。第一醫藥是唯一一塊尚未進入新上藥的市屬醫藥國資資產,且與百聯集團的超商百貨主業關聯不大,在新上藥定位明晰且加速國資盤整的大背景下,第一醫藥被劃撥到新上藥,存在邏輯上的可能性。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新上藥重組方案出臺前,旗下三家上市平臺之一的上實醫藥(600607.SH),將貢獻公司利潤40%的聯華超市股權轉讓給百聯集團。

飛樂音響(600651)資產置換

重組進程:2009年7月公告,上海儀電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出讓飛亞照明公司7.74%股權,出讓價格為2430萬元,公司作為唯一意向受讓方。受讓完成后,公司將直接或間接持有飛亞照明公司40%的股權。對照明之外的資產,飛樂音響也開始進行轉讓,公司擬公開掛牌轉讓浦江智能卡系統公司75%股權。2009年8月份,飛樂音響向上海儀電集團轉讓了所持外高橋(600648)房產。公司未來將以綠色照明產業為發展主業,爭取在2014年實現公司銷售收入40億的目標。

飛樂股份(600654)資產置換

重組進程:

飛樂股份2009年11月14日公告,公司將以1.92億元價格向大股東上海儀電集團出售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100%股權。飛樂股份表示,上海精密科學儀器公司是中國較早生產經營各類科學儀器的企業,由于人才缺乏、技術更新不快和市場競爭力不強等原因,公司近幾年經營業績呈下滑趨勢,因此公司決定集中資源、優勢發展汽車電子產業,退出科學儀器行業。

上海金陵(600621)資產置換

重組進程:

上海金陵將與其大股東儀電集團進行資產置換,置出上海金陵的資產涉及旗下7家參控股子公司,置入資產則是儀電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上海怡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權。涉及交易資產價值達3.42億元。2009年11月,上海金陵股東大會通過了資產置換方案。上海金陵將變身為房地產公司。

上實發展(600748)股權變更

重組進程:1、由于歷史原因,上實集團下屬房地產業務布局分散,存在不同程度的業務重疊和交叉現象,導致產業資源無法全面整合、協同效應無法充分發揮,這種現狀已無法適應上實集團自身戰略發展的需要,削弱了上實集團房地產業務的整體競爭力。

2、因公司控股股東上海上實(集團)有限公司正在研究涉及本公司的重大事項,公司股票按相關規定停牌。2010年7月9日起連續停牌。

3、8月17日公告,上實發展重組方案出爐,上實控股將通過在香港注冊的全資附屬公司上實地產發展有限公司(下稱“上實地產”)受讓上海上實(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上海上實”)持有的上實發展6.896億股股份,并成為上實發展的控股股東。本次股權轉讓是上海實業有限公司對下屬房地產業務進行整合的第一步。

隧道股份(600820)資產注入或整體上市

重組預期:2009年上海國資委曾要求部分國企加快重組或整體上市步伐,城建集團也在此列。而且去年9月,城建集團的董事長王志強出任了隧道股份的董事長,上海城建實力雄厚,可供注入資產包括基建業務、房地產業務等。城建集團在中國市政工程集團排名第一,尚未上市基建業務規模與隧道股份相當;除基建業務外,旗下上海城建置業發展公司位居上海市地產企業50強第17位,目前在建面積49.2萬平方米,土地儲備230多萬平方米,規模與棲霞建設相當。

上海貝嶺(600171)資產注入

重組預期:公司第一大股東華虹集團以分立方式進行重組,華虹集團將所持上海貝嶺27.8%的股權以及其他資產分立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持有,相應按照分立出的資產減少中國電子在華虹集團中的出資額。至此,中國電子將不再持有華虹集團股權,同時,公司第一大股東將變更為中國電子。公司有望成為中國電子集成電路板塊資產重組的平臺。中國電子旗下未上市的集成電路設計資產包括中國華大和上海華虹。中國華大總資產超過10億元。

(陳蘇珊 綜合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4006744482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