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歐洲汽車市場連續5年萎縮 中國繼續擔當代工工廠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汽車與世界的距離,在2011年很近。2012年,更近。

當由美國開始的金融海嘯逐漸演變成歐債危機后,世界汽車市場波動異常。北美市場開始走向1300萬輛,歐洲市場繼續沿著自2007年以來的歷史高位下滑,中國汽車市場開始駛向1900萬輛。這種是世界汽車商業史上少有的現象。2012年,這種分化會繼續推進。

接下來,倚重于歐洲市場特別是西歐市場的整車制造商,會品嘗到生產與出口不協調所帶來的壓力。雖然部分歐洲的整車制造商已及早做出了反應,但要平衡其在全球范圍內的營收,遠非一時之間可解決。所以,他們紛紛加重了在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韓國、泰國、印度西亞等市場的籌碼。這些投資能在多大程度上緩解他們的危機,還沒有答案。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在這一輪的調整中,會扮演更重要的生產工廠的角色。在產業結構的調整方面,中國汽車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實現。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會更多的感受到技術無法換來市場的挫折。


第五個下滑的年頭

歐洲經濟前景不明,汽車市場深陷其中。

2011年12月29日,PWC預測,2012年歐洲汽車市場將繼續呈下滑態勢,跌幅同比約在4%,整個市場的銷量大約在1300萬輛。這距離其歷史高位的1600萬輛,已是連續跌落的第五個年頭。如是之下,過多依靠歐洲市場的整車制造商將面臨巨大調整。其中,面向大眾市場的PSA 標致雪鐵龍集團、雷諾、菲亞特、通用歐寶-沃豪、福特歐洲、豐田歐洲、本田歐洲等,會受到很大影響。此外,面對高端市場的奔馳、寶馬與奧迪

汽車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

根據2010年的統計,PSA標致雪鐵龍集團73%的收益來自于西歐市場,雷諾和菲亞特分別為70%和54%。也正是這樣的原因,這些整車制造商很謹慎的面對西歐市場的變化。來自歐洲汽車制造商組織ACEA的統計,2011年前11個月,歐洲汽車市場乘用車的銷量同比減少1.4個百分點,至1215.71萬輛。除德國市場外,英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等市場均大幅萎縮。

在面向大眾市場的整車制造商中,菲亞特汽車前11個月的銷量同比下降了近12%,PSA標致雪鐵龍集團的銷量下降了8.2%,雷諾汽車的銷量下降了7.9%。在整個市場上,只有大眾汽車集團的大眾、斯柯達、西亞特

保持了增長。

受到歐債危機的影響,歐洲市場的消費信心指數下跌,這將直接影響歐洲汽車市場。包括奧迪、奔馳、寶馬在內的諸多整車制造商都對接下來的市場發展保持悲觀態度。除非歐洲政經層面有奇跡般的表現,否則很難改變糟糕的現狀。

平衡在歐洲本土與之外市場的產量與銷量,已經成為大部分整車制造商的共識。他們轉變過度依賴歐洲市場的速度,將直接關系這些整車制造商走出危機的快慢。

繼續成為世界工廠

在巨大的壓力襲來之前,歐洲大部分整車制造商已經發出了預警。在他們看來,重要的已經不是后果有多糟糕,而是能拿出度過“黑暗時代”的措施。

最早發出預警的是PSA標致雪鐵龍集團,這家法國汽車制造商預計,今年下半年其汽車業務部門將耗盡上半年的盈利,全年維持盈虧平衡的狀態。2011年上半年,PSA標致雪鐵龍集團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7%至311億歐元(450億美元

),其中汽車業務部的營業收入為226億歐元(294億美元),營業利潤為4.05億歐元(5.3億美元),而下半年企業業務部門的虧損可能超過4.05億歐元

2011年12月3日,菲亞特汽車稱,其在意大利的業務將出現虧損。之后,菲亞特汽車再次聲稱,基于意大利以及歐洲汽車市場銷售的實際情況,菲亞特汽車下調了2012年的銷售目標。原來菲亞特汽車計劃在2012年實現270萬輛的銷售量,由于市場萎縮,把計劃目標下調50萬輛至220萬輛。

自此之后,歐洲的各大整車制造商大多表示,2012年將是艱難的一年。除歐洲市場之外,他們全球其他地區的業務均呈增長態勢。

在歐債危機籠罩歐洲時,中國汽車市場自2011年6月份急轉直下,逐月呈現下滑趨勢。不過,與全球其他市場相比,中國仍是世界上消費增速較快的市場。所不同的是,中國汽車市場的政策干擾因素在逐步的退出市場。在這一調整過程中,中國本土的自主品牌均受到了較大的沖擊。銷量急劇下降,利潤大幅縮水。

2012年,在中國經濟保持增長態勢的前提下,中國汽車市場會持續增長,只是沒有了以前井噴式的增長,而中國汽車增長的基數已經提高到1800~1900萬輛之間。在這個以合資為主的市場上,中國將繼續成為全球最大的代工工廠。其實,這與歐債危機沒有直接的關系,只是中國汽車錯過了最佳的調整時機。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