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亞不穩定或變恐襲溫床 東突勢力藏匿其中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8-31 11:01
中國駐吉爾吉斯使館爆炸現場冒出濃煙。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針對中國駐吉爾吉斯使館遭遇汽車炸彈襲擊事件,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特別助理、反恐研究中心主任李偉判斷,事件應與當前世界上相對比較活躍的「突厥伊斯蘭黨」有聯繫,中亞反恐形勢極為嚴峻,勢必對中國新疆地區安全形勢造成很大壓力。中亞不穩定因素增多,有可能成為恐襲溫床,主要藏匿在中亞地區的「東突」勢力,針對中國目標進行恐怖活動。
香港《文匯報》報導,近期,中亞形勢倍受外界關注。就在中國駐吉爾吉斯使館遇襲的幾天前,哈薩克也剛剛發生了連串恐怖襲擊事件。另據中央社引述外電指,烏茲別克總統卡里莫夫 (Islam Karimov) 已經過世,但俄羅斯克里姆林宮表示此事尚未獲證實。卡里莫夫的女兒蒂爾耶娃此前表示,卡里莫夫腦出血後正在接受搶救。此外,吉爾吉斯國內的族裔問題,也因為政局的動盪,常年無法得到解決。有輿論分析認為,中亞不穩定因素增多,恐成恐襲溫床。
不過,李偉指出,中國駐吉使館遇襲雖與中亞整體安全局勢惡化趨勢有一定關聯性,但與當前中亞的政治、安全形勢並沒有太直接的聯繫。他判斷,這次事件與當前世界上相對比較活躍的「突厥伊斯蘭黨」有關。他說,「突厥伊斯蘭黨」是「東突厥伊斯蘭運動 (東伊運)」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中國面臨的最主要恐怖威脅。此前,泰國曼谷四面佛爆炸案等亦應與「東伊運」有關。
據介紹,「東伊運」長期以來對中國境內安全構成了極大威脅,大陸的很多恐怖活動都與其有關聯性,主要是藏匿在中亞地區的「東突」勢力,針對中國目標進行的恐怖活動。
根據大陸傳媒報導,吉爾吉斯境內的「東突」勢力不可小覷。一些「東突」組織,例如吉爾吉斯「維吾爾團結協會」,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等,均在吉爾吉斯開設有「代表處」。據稱「東突」組織近年以吉國為基地,加緊對新疆滲透,特別是對青少年的「爭奪」。吉國境內的「東突」勢力近年來改變以往標榜和平鬥爭的策略,轉向以暴力手段進行活動。
至於未來大陸面臨恐襲風險是否會增大問題,李偉表示,中國境內面臨的恐怖威脅長期以來一直存在,中國面臨恐怖威脅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類是「伊吉拉特」,也就是搞「遷徙聖戰」這些團夥;另外一部分是境外的「東突」勢力。
吉爾吉斯是中國一帶一路的首站。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位於中亞的吉爾吉斯與中國有約 1100 公里的共同邊界,主要與中國新疆接壤。作為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通道之一,中吉兩國友誼源遠流長,吉爾吉斯族是跨界民族,在中國叫做柯爾克孜族。吉爾吉斯族與中國中原地區的交往已有數千年歷史。在吉爾吉斯的書店中,可以看到用中、吉、俄 3 種語言編寫的李白詩集。
由於郭沫若考證唐代大詩人李白出生於吉爾吉斯碎葉河上的碎葉 (今楚河州托克馬克市),對吉爾吉斯有興趣的中國人越來越多。前總統阿卡耶夫在紀念李白誕生 1300 周年大會上曾表示:「我為李白是我的同鄉而感到自豪!」
如今,吉爾吉斯被視為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政策的首站。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 6 月在烏茲別克的塔什干與吉爾吉斯總統阿坦巴耶夫 (Almazbek Atambayev) 會面時稱,中吉建立戰略夥伴關係 3 年來,政治互信不斷加深,各領域務實合作成果豐碩,雙方要加快共建「一帶一路」路線圖編制工作,加強產能、農業等領域合作,發揮兩國經濟互補性強優勢,保持雙邊經貿合作良好發展勢頭。加快推進中吉烏鐵路、比什凱克熱電廠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吉爾吉斯亦是上海合作組織創始成員,過往多次參與上合組織的反恐演習。根據中國國防部發佈的消息,上合組織將在 9 月於中國境內,舉行新一輪反恐演習,預計中國會派 1100 人參與。
中亞近期部分恐襲事件
4/9/2015 塔吉克杜尚別警察局和機場遭恐襲,在 4 日至 16 日的反恐行動中,共有 14 名特警遇害,25 名武裝分子被擊斃。
5/6/2016 哈薩克阿克托別市武器商店和軍管區遭恐襲,造成 20 死,包括警方擊斃的 13 名暴徒。事件很可能是非傳統宗教的極端主義追隨者所為。
18/7/2016 哈薩克阿拉木圖一所警察局發生駁火,造成 5 死 7 傷 ,本土極端分子所為。
延伸閱讀: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