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1月創23年以來單月最大跌幅 央行何時出手救股市?
鉅亨網新聞中心
金融界網站訊 開年首月,A股以市值蒸發10萬億、指數跌去近1000點,寫下了大寫的“驚悚”二字,不僅如此,單月22.71%%的跌幅更是創造了1993年6月以來的最大跌幅。
這一個月,股民過的有多忐忑,可以從下表中窺得一二。
慘淡的行情背后,是愈發嚴峻的資金形勢。
從場內看,截止昨日收盤,18個交易日內兩融余額持續下滑,數量上減少2382.08億元,量能縮減近20%。
場外看,根據申萬宏觀團隊測算,上周中國股市、債市資金同時迎來“雙殺”,資金均實現大幅流出。中國債市本周錄得資金凈流出5.37億美元,上周為凈流出0.28億美元。
此外,根據央行之前公布的數據,中國金融機構12月末人民幣外匯占款環比下降6289.82億元至26.6萬億元,創歷史第二大降幅,不僅如此,自去年6月以來,我國金融機構外匯占款連續4個月下滑,去年10月份小幅回升129億元,11月再度下降2212.68億元。
面對嚴峻的資金外流情況,央行其實並沒有閑著。1月26日,央行通過公開市場分別進行3600億28天期、利率2.25%;800億7天期、利率2.60%的逆回購操作。而類似操作,進入2016年以來,央行曾密集出手。
從數據可以看出,1月14日以來,央行通過各種手段向市場注入的流動性共計1.36萬億元。但股市並沒有“起死回生”,流動性去哪了?
長江養老保險首席經濟學家俞平康對金融界網站表示,根據長江保險的調查,今年初商業銀行流動性投放較歷史同期而言確實增長較快,且貸款投放主要投放為個人房貸以及地方政府平臺,合計而言,投向房地產相關領域的貸款占比甚至高達90%以上。
“這將進一步加劇資源與風險的集中。一旦房價下跌,房地產銷售惡化,將引發系統性危機。為了防風險起見,央行在短期內有必要收緊信貸投放,從而影響市場整體流動性。”
據媒體報導,1月22日,央行召開流動性座談會,央行行長助理張曉慧會上表示,春節前后確實存在流動性缺口,但流動性太過寬鬆會對人民幣匯率造成比較大的壓力,對於補充流動性,央行工具箱里還有很多工具可以使用,不輕易實施降準。
央行政策必須要照顧更加宏觀的經濟基本面,單純期待央行放水來救股市,有一定難度。
但方正證券認為,降準預期的落空,市場擔心繼續寬鬆的貨幣環境會發生轉向是引發大跌的原因之一。“近期央行的種種行為表明其對經濟形勢及匯率的判斷有一定偏差,將會被證明是錯誤的,伴隨經濟的持續疲軟,貶值壓力的持續,央行的決策會逐步回歸正常路徑,維持寬鬆方向,央行認錯之時,市場反彈之日。”
方正證券規則分析師胡國鵬對金融界網站表示,即使如此,央行年前降準的可能性還是很小。
俞平康亦認為,受制於可能發生的房地產危機,央行有必要收緊信貸。
由此看來,節前A股資金面仍不樂觀,存量博弈持續。俞平康提醒投資者,目前至春節前,都需謹慎操作。春節過后至兩會期間,流動性緊張的局面仍將維持,加之加息焦慮抬頭、注冊制臨近,預計市場風險仍然較大。而在在未來一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內,美股、港股、大宗商品、離岸人民幣、港幣對A股市場的情緒傳導仍然值得密切關注,一旦外圍出現風險事件,很可能產生聯動影響。
- 升級你的投資腦!9/17講座揭密獲利契機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