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曾德成:全球潮流分而又合 G20中國推國際協調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8-22 13:10


專欄作家曾德成撰文指出,中國現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國,如今在全球任何角落買東西,都會發現是中國制造,由最尋常的日用品到最尖端的科技設備,門類齊全。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我過往當新聞記者的時候,采訪過廣州交易會。每年春秋二季舉行的廣交會,非只是廣州的,而實為內地各省市共同的窗口,全名是「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上世紀七十年代,整個大陸的外貿總額不高,香港是一個主要市場,商品經此地轉口外銷。當時有評論家在香港報紙上撰文嘲諷︰「什麼國產出口商品,無非補酒補藥、陶瓷缸瓦!」可惜他早已身故,不然當會慨嘆人間變化之難料:中國現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國,如今在全球任何角落買東西,都會發現是中國制造,由最尋常的日用品到最尖端的科技設備,門類齊全。


「十三五」倡大力發展服務貿易

以廣交會統籌外貿的格局被突破,是推行改革開放以後的事。進出口貿易自此不再等待春秋兩段時間,各省市紛紛舉辦不同門類的展銷會、招商會,相互之間的競爭推動了經濟發展。中國外貿的最高速增長,則發生在本世紀初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大陸整體經濟發展得益於這套世貿秩序,這一代人於是深信必須主動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中國搖身變成為世界上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旗手,經常批評形形色色的保護主義。

外貿有了奇跡般的發展,主事官員們仍深感不足的是,盡管中國在貨物貿易方面居世界第一,服務貿易則遠遜得多,不僅數額低,更長期逆差,差額還不斷加速增長,現已成為全世界服務貿易第一大逆差國。這種狀況,與歐美發達經濟體服務貿易的強勢狀態成鮮明對比。為急謀改變,中國「十三五規劃」要求大力發展服務貿易,5年內使其占外貿比重增加至16%;這屬於較謹慎務實的目標,因為全球服務貿易現已占到世界總出口份額兩成以上。

有別於內地廣大地區,香港已是以服務業為主的經濟體,服務業占本地生產總值達93%。一部分內地論者因此研判認為香港「產業空洞化」,前景堪虞——他們未作對照分析的是,諸如東北等地制造業集中的城市目前面對的嚴峻挑戰。

與大陸整體境況不同的另一特點是,香港對外服務貿易存在順差,包括如運輸、旅游、金融、保險及財富管理等服務,去年順差總計2000多億港元,數額雖不算高,但在中國加快發展對外服務貿易的努力中,香港無疑可以扮演優越於內地任何城市的角色。《人民日報》7月11日刊載一篇題為《內地人為啥去香港買保險?》的報道,引述香港保監處的數字,顯示內地訪客購買的人壽保險保費占香港個人業務新單總保費的34.2%。文章是從催促內地保險業提升着眼的,指不能阻截業務流港。

WTO建立的規則,愈來愈不適應全球化深入發展的需求,「多哈回合」談判卻延宕多年,到2013年底才再達成貿易便利化協定,尚待完成後續工作。在「多哈回合」受阻時,不同地區的世貿成員之間分頭協商,陸續達成區域性的協議。WTO現登記有效的區域合作安排有370多項,七成是出現於最近10年間。

香港是世貿組織的始創成員之一,又連續多年獲評為最自由的經濟體,對全球化經濟大趨勢自然一直歡迎。在中央授權的高度自治安排下,香港可以單獨與各國、各地區簽訂經貿、文化等協議。特別行政區成立近20年來,這類協議簽署得不算多;相比之下,同為細小開放經濟體的新加坡,至今已跟外國簽訂90多份經貿合作協議,比香港多得多。

聞說該國官員私下也承認,簽訂的經貿協議未必都有實效,但它用時間和心機參與的眾多經貿談判,絕非一概徒勞,其中一項會帶來廣泛和深遠影響的,叫做「跨太平洋(601099,股吧)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TPP)。TPP起初就是新加坡與另外3個小國發起的,後來美國接過去了。到2015年10月,連同加拿大、日本、馬來西亞、越南、智利、澳洲等12國的經貿部長宣布達成了基本協議,覆蓋貨物和服務貿易,還在投資及知識產權等廣泛領域設立新的標准;接着,南韓、印尼、台灣等都表達了加入TPP的意願。

美國又開始與歐洲談判建立「跨大西洋(600558,股吧)貿易與投資伙伴關系協定」(TTIP)。TPP與TTIP這兩個超大經濟圈的組建,將涵蓋超過全球三分之二的經濟總量。這當然是香港以至中國大陸都需要關注的,尤其是服務貿易方面,規則和標准往往構成市場准入的門檻。

脫歐運動基於樂觀主義

有西方分析家嘗試拿美國這兩個跨洋建構與中國推動歐亞合作的「一帶一路」倡議作對比論述。當美國着力推進TPP與TTIP時,今年6月23日英國發生了「脫歐公投」。歐洲同盟向來是區域合作最鮮明的標志,在公投表決前,美國總統奧巴馬公開促使英國留歐,警告說:「假如英國脫歐之後再想與美國談判達成貿易協定,就要排到隊尾了。」但奧巴馬的警告終歸無效,美國要繼續推動兩大跨洋伙伴協定,復雜性將大為增加;何況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已誓言如當選,會令美國退出TPP,而本來支持兩項伙伴協定的另一總統候選人希拉里,也改了口風。

英國評論認為,脫歐運動建基於樂觀主義,而成就於民眾的憤怨。樂觀主義,是以為英國在歐盟以外會有更大自由面向世界。聯想到香港少談區域合作的取態,是否也有類似的樂觀呢?至於英國脫歐民眾所憤怨的是外來移民等問題,覺得與歐洲融合付出了代價而並無得益。在公投前發表意見的經濟學家、大學教授、企業巨子等,一致主張留歐,但民眾不信任專家和政客。

英國《經濟學人》的專欄作者稱,英國現已一分為二,兩方對諸如移民、平等機會、國民身份、政治信任等議題相背離愈來愈遠,鴻溝在擴大;這還未計及擁護留歐的蘇格蘭和北愛爾蘭。

北京理論界一向認為全球化有二重性:一方面,合作交流有助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推動生產力發展;另一方面,國際分工體系有不平等性,全球化加劇經濟區域內部的貧富差距和南北兩極分化。全球化也使經濟風險大為增加;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復蘇進程時起時伏,更呈現融合與脫盟之間的張力。回溯歷史,早期的全球化發展曾出現過中斷、逆轉,導致劇變,這樣的歷史並非不可重演。綜觀全局,中國奉行的是「結伴不結盟」方針。

定於今年9月4至5日在杭州舉行的G20第十一次峰會,中國作東道,鑒於近期國際政治經濟發展而倍受矚目。G20由八國集團加上12個重要經濟體組成,歷次峰會是討論合作的平台,今次主題確定為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方向明顯是繼續推動全球化。

中國一直主張加強宏觀經濟政策的國際協調,共同應對世界經濟中的風險和挑戰。過去G20峰會,香港曾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參加,這起碼有利於掌握大局動向。(文章來源:hkej)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