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俊波發表保險發展六大關系:保險首先應該姓保 不能跑偏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8-18 15:00
和訊保險消息 8月18日,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聯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北京保險研究院等機構主辦的「2016中國保險業發展年會」在北京召開。中國保監會主席項俊波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加快建設現代保險強國的關鍵時期,保險業要不斷增強辯證思維,妥善處理保險業快速發展和所帶來的問題、保障屬性和金融屬性、企業發展與履行社會責任、宏觀審慎監管與微觀審慎監管、「放開前端」與「管住後端」、保護消費者權益和保護股東權益的六大關系,把保險事業持之以恆地推向前進。
項俊波指出,十八大以來,保險業市場化改革深入推進,發展勢頭強勁,服務能力大幅提升,監管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從2012年到2015年的數據來看,保費收入從1.6萬億元增長到2.4萬億元,行業利潤從441億元增長到2824億元,保險業總資產從7.4萬億元增加到12.4萬億元。2014年、2015年、2016年上半年保費收入增速分別為17.5%、20%、37.3%,成為國民經濟各行業中的一個亮點。這三年來我國保險市場規模連續超過德國、法國、英國,從全球第6躍居第3位。2016年上半年保費收入達1.9萬億元,全年有望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保險業在快速發展的進程中積累了一些了還沒有解決的問題,更加需要我們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沉着應對復雜局面,妥善處理各種重大關系。
項俊波指出,風險保障功能是保險業獨有的「立業之本」,是其他行業不可代替的重要功能,保險金融屬性的發揮必須以保障屬性的實現為前提。保險業要始終堅持「保險」首先應該「姓保」,處處體現保險業「扶危濟困、雪中送炭」的宗旨,以增強全社會抵御風險能力、提升社會安全感、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為目的,發展絕不能「跑偏」。要不忘初心,突出主業,提升風險保障型業務發展能力,優化保險供給結構,主動對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實體經濟提供有力支撐。要提高保險公司資產負債匹配管理水平,努力做到資產負債的期限、收益、風險、流動性等方面相互匹配,為更好發揮保險的金融屬性打好基礎。
項俊波表示,保險企業發展與履行社會責任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保險企業要牢固樹立共享發展的理念,堅持「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保險服務需求,讓保險發展紅利惠及廣大人民群眾,真正實現「保險讓生活更美好」,這是保險業發展的內在要求。保險扶貧既是保險業保障改善民生、助力全面小康和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也能推動保險企業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產品開發和創新運營模式,從而全面提升企業發展能力。
在談到處理宏觀審慎監管與微觀審慎監管、「放開前端」與「管住後端」的關系時,項俊波表示,宏觀審慎監管與微觀審慎監管是保險監管的重要內容,二者的共同目標都是切實防范化解保險風險。在任何時候,確保個體保險機構穩健運行、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都是保險監管的重中之重,也是防范系統性風險的重要基礎。因此,必須把宏觀審慎監管與微觀審慎監管有機結合起來,協調兼顧長短期目標,強化互補作用,推動形成保險公司治理、償付能力、市場行為監管「三支柱」的合力,切實建立起風險防范化解的長效機制。同時,「放開前端」,鼓勵創新並不意味着放松監管,「管住後端」,嚴控風險也不是為了讓企業墨守成規,而是為了讓創新能夠真正發揮最大的價值,實現保險行業和全社會的共贏。我們通過「管住後端」來實現的風險監管水平有多高,則「放開前端」留給企業創新的舞台就有多大。
對於如何辯證看待保護消費者權益和保護股東權益的關系?項俊波指出,保護消費者權益與保護股東權益應當是相輔相成的。一方面,保護好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有助於企業贏得聲譽,促進市場的拓展,從而增進股東的利益;另一方面,保護好股東的正當權益,有助於企業獲得源源不斷的動力,提升發展能力,從而更好地服務消費者。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