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維權意識提高 中國企業推行董責險正當時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8-18 15:00
近年來,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由於高管的行為引發巨額訴訟索賠,成為了企業「不能承受之重」。很多曾經叱咤全球的知名企業,由於高管的失誤或疏忽,導致深陷官司泥潭,業績大幅下滑,甚至宣布退市,給投資者、股東、員工和消費者都帶來了極大的損失。由此可見,高管行使管理職責的背後卻伴隨着一般工作無法比擬的高風險,對於企業來說,高管職業風險的防范和管控正變得益發緊迫,「董責險」這一特殊的險種也再度躍入了中國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的視線。
董責險全稱為「董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責任保險」(Directors & Officers Liability Insurance,「D&O」),是指由公司或者公司與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共同出資購買,對被保險的公司本身以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在履行公司管理職責過程中,因工作疏忽或行為不當而被追究其賠償責任時,由保險人負責賠償抗辯所支付的法律費用,並賠付其應當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款項的保險。
對於董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來說,訴訟賠償的代價是高昂的,往往要付出個人資產、職業聲望乃至自由的代價。以香港為例,平均每起相關訴訟的成本約為100萬美元。然而,董責險的價值卻不僅僅在於參保人分散風險。在投資者層面,能夠提高訴訟的積極性,發揮股東對董事的監督作用;從公司治理的角度,有利於引入保險公司的外部監督,優化公司的內部經營管理。因此,很多投保董責險的企業更多的將其看作是一項管控公司治理風險的咨詢服務,先行防范的作用大於事後賠付。
作為董事的風險分散與權益保障機制,董責險在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後,由倫敦勞埃德(Lloyd』s of London)保險公司率先在美國推出。20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90年代,董責險得到較快發展並逐漸成熟,現在已經成為歐美絕大多數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的「標配」。數據顯示,目前有97%的美國公司、約86%的加拿大公司和90%的歐洲公司都購買了董責險。在《財富》世界500強企業中,有多達95%的企業投保了董事責任保險。在當今亞洲的很多國家和地區,董責險也已經非常普及。例如在新加坡市場,其投保率超過88%;在中國香港,政策強制所有上市公司都要投保董責險,整體的覆蓋率在80-90%之間;而在中國台灣地區,董責險投保率在60%左右。
相比以上國家和地區,中國大陸的董責險起步較晚。1996年,美亞保險在此售出第一份董責險保單。目前,僅有滬深交易所A+H股公司,絕大部分銀行等金融類上市公司都已為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投保了董責險,其余參保公司涵蓋房地產、高科技、公用設施等行業。
和歐美各國相比,董責險在中國大陸推行相對緩慢,但這並不意味着董責險將被邊緣化。在我看來,如果中國企業推行董責險,能夠帶來一系列積極變化:一是能夠加強對上市公司的監管。目前中國大陸的股票發行是核准制,而國外基本上以注冊制為主,上市以後一旦出現問題,監管部門的處罰就很嚴厲,上市公司為此付出高昂代價。董責險的推行可以增加投資者的維權積極性,促使企業加強公司治理。二是董事、監事和高管將更加明晰風險代價,一方面增強其責任意識,另一方面促進其管理積極性。三是推進證券民事訴訟的司法實踐。近年來我們看到,在成熟市場,投資者權益維護最重要的兩翼是證券民事訴訟制度與董事責任保險制度,兩者缺一不可。
與此同時,伴隨着中國大陸經濟環境與法律環境的改變,推行董責險的必要性與可行性都在迅速提升。
首先,注冊制改革已經箭在弦上,證監會對上市公司監管與違規處罰力度不斷加大,對投資者的保護持續加強,對董責險的需求也將與日俱增。在2015年12月發布的《積極穩妥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一文中,證監會除了明確表態將根據國務院確定的制度安排出台《股票公開發行注冊管理辦法》等相關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還表示將調整監管方向,以信息披露為中心,將注冊審核的重點轉移到督促企業向投資者披露投資決策信息上來,強調事中事後監管。
其次,在法律制度層面,隨着法人治理結構越來越健全,更加明確了董監事及高管的相關權利義務、承擔的相關民事責任,也在逐漸加強中國證券法制及投資者保護環境的建設。2013年證監會提出,希望建立多層次證券侵權民事賠償體系並將投資者保護作為專章納入證券法。預期在「十三五」期間,上市公司的監管一定會日趨嚴格。
最後,股東尤其是中小股東、個人投資者的維權意識和積極性不斷提高,而監管機構的行政查處立案數量增多、處罰力度加大。近年來我們看到,中國大陸來自股東的維權投訴及申訴案例數量不斷增加,索賠額度也在上漲,這些都將促使上市公司開始重視董責險的作用。
此外,從保險業發展的角度,董責險也得到政策層面的支持。2006年6月15日,國務院頒布《關於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2014年8月10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中,均提及發展董事責任保險。在「十三五」期間,伴隨着更加嚴格的法律法規及監管,我們預計會有更多的董監事和高管會選擇購買董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責任保險來轉移自己的風險。保險業的逐步開放,也讓更多的外資機構可以引入全球經驗,打造適應本土企業的產品和服務。以AIG為例,董責險的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在全球積累了40多年的專業經驗,每年都會在各國應對幾千起的索賠案。作為董責險市場的先行者和領導者,美亞保險將密切關注市場動態,為上市公司提供安全保障,並不斷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創新,為董事和高管免除後顧之憂的同時,保護投資者利益。
今年7月,《財富》雜志發布了2016世界500強的最新榜單,中國上榜公司數量繼續增長,達到了110家。伴隨着中國企業競相踏上國際化征程,董事和高管的全球流動越來越頻繁,而董責險的「接軌」也成了中國企業吸引高級管理人才、降低跨國經營風險的必經之路。
綜上所述,隨着資本市場和法律法規的規范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和信息的透明度都在提高。相應的,管理上市公司董事、高管執業風險的重要性和難度也將進一步加大。在中國經濟「新常態」當中,企業面臨的競爭環境也更加的激烈。董責險的推行,將成為中國企業轉型升級的催化劑,助力更多的中國企業完成躍遷。
作者系AIG大中華及澳新地區責任險和特殊金融險負責人Jason Kelly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