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理財

818理財節 扒一扒理財曾遇到過的那些「坑」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8-18 08:30


818既是發燒節也是理財節,現在已有不少平台針對「理財節」推出了相應的活動。但還是那句話,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在來理財機構咨詢的客戶中,就有不少人表示曾掉進過理財的「坑」中,還有不少網友也有過類似經歷。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扒一扒理財時曾遇到過的那些「坑」。


@夏先生

曾經做過現貨白銀交易,交易那個平台說兩天就能賺10萬,當時也是鬼迷了心竅,投了很多錢,結果一個月不到就虧損了20多萬。而且那個平台在我開戶不到一個月後竟然就宣布關門停業了……


@陳女士

以前去銀行辦事的時候,有個所謂的理財經理向我推銷過一款年收益過10%的理財產品,當時以為是銀行的人,覺得靠譜就買了,後來才知道是保險。去銀行理論,根本沒用。

@doudou

曾經被XX基金的「618」活動坑過,說什麼基金申購有優惠balabala的,然後我投了好多……結果之後三個月,股災,基金就跟着一起跌,真的是兵敗如山倒的三個月,資產銳減五分之二以上。

@卷毛

P2P呀,難道大家都沒上過P2P的當嗎?!那時真心覺得跑路這種事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外帶還是朋友推薦的,收益也挺高,就跟着一起投,然後人家就跑路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這個網名沒人取

年少氣盛那會兒,不想這輩子就給人打工,一心想賺大錢。然後在朋友的提議下,開始炒股。完全不懂,又只想發財,就把當時所有積蓄給投進去了,結果08年股市大跌,錢基本跟着跌沒了。

@wxx123

中過某平台的坑,超市門口登記手機身份證,送一箱牛奶外帶一個保溫杯,套取個人信息後他們開戶。

問題總結和建議:

投資理財的「坑」總是有很多,但最常見的有如下幾種:

1、銀行理財產品變「保險」

即便銀行理財產品變「保險」已經被媒體一而再,再而三地曝出,但這樣的事件依舊經常上演。

點評:投資者要仔細看產品說明,了解產品的屬性,到底是理財產品還是保險。另外,也要看該產品的發行機構是否是銀行。

2、現貨白銀、原油交易多為騙局

近幾年,炒現貨白銀、原油的人越來越多,而此類交易平台也冒出了不少。但此類交易內幕很多,很多交易軟件背後其實都是人為操作。

點評:這類交易最大的特點就是「高收益」,容易蠱惑投資者,如果收益過高,就得多留個心眼。另外,不懂此類交易的投資者不要輕易嘗試,因為風險極高,還是要選擇如國債、穩利精選組合投資計劃等產品,風險和收益更為均衡。

3、P2P跑路

近兩年,P2P跑路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話不多說。

點評:選大平台投資,並盡可能選擇一些成立時間較長的平台,風控、資金實力及運作模式方面更為成熟強大,錢不容易打水漂。

4、網絡、電信詐騙

有一類詐騙者會通過網絡、電信等渠道忽悠投資者進行投資理財,他們通常是冒充銀行等機構發各種理財信息,如果仔細看很容易上當。

點評:不要輕易點擊各類信息附帶的網站鏈接,如果有投資理財信息,還是要去各網點問清再投錢。

除了上述這些「坑」,理財師還提醒,還有一些諸如原始股詐騙、銀行產品飛單等「坑」,投資者務必要謹慎。

最後,提醒大家在投資理財時,不要被高收益所蠱惑,也不要輕信他人的小道消息,一定要獨立思考,選擇最為適合自己的產品。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