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好轉個人無感 香港個人消費大增存隱憂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8-15 13:51
專欄作家林國泰撰文指出,香港今年次季經濟增長按季上升1.6%,令市場感到意外,雖然香港經濟表現確實有好轉跡象,市場情緒由悲觀轉為暫時樂觀。讀者可能不禁問:為何自己感受不到?增長在哪里?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個人消費大增存隱憂
經濟升勢或會持續,今年第一季香港經濟按季下跌0.5%,踏入第二季,由跌轉升,兩者相差2.1個百分點,令人容易認為經濟復蘇力度較預期強,將本來對市況悲觀情緒實時轉為較樂觀;這情況與2014年第三季相似,其時經濟季度增長為1.4%,較上季上升1.6個百分點,隨後連續5季持續增長。當年香港及全球政治及經濟發展平穩,有利香港經濟保持增長勢頭。
由於經濟周期多以年度計算,季度數據或未能全面反映經濟增長的中期動態;今年第二季,香港經濟按年增長為1.7%,較上季數字0.8個百分點,兩者相差0.9個百分點。
上次出現類似情況是在2012年次季,當時香港經濟需要兩季的時間,才能由低位反彈。由此可見,今次上升動力確實較快及有力。
不論在經濟增長季度或年度比較,香港的個人消費開支增長都較為顯著,以今年第二季與去年同期比較,前者的經濟增長金額約213億港元,當中個人消費開支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為42%。
耐用品開支勁減82億
當局在計算個人消費開支時,包含食品、耐用品、非耐用品及服務支出,加上本地居民在境外開支,以及減去非本地居民在本地市場的花費;再以今年第二季與去年同期比較,個人消費開支就升了89億港元,當中有兩點值得注意。
首先,在今年第二季香港服務開支增加82億元,非本地居民在本地市場的花費減少67億元,食品及港人在海外消費開支,則分別只有約38億及4億元,4方面的影響令香港個人消費者開支增加191億港元。
其次,耐用品及非耐用品開支分別減少82億及20億元,兩者合共減少102億元,抵銷部分開支的增長,令香港個人消費開支只有89億港元的凈增長。
香港第二季的經濟增長,並非來自傳統增長動力的耐用品或非耐用品,因此相關的零售股業績亦難以分享經濟增長成果。潮流興講洪荒之力,能否借助洪荒之力刺激經濟?明天繼續。(文章來源:hkej)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