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保險品牌之道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8-12 16:51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副總裁王和
就現代市場經濟而言,品牌的力量和價值是「眾所周知」的。日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將我國的「品牌問題」從企業行為上升到國家意志,並再次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近年來,隨着我國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品牌」也成為一個熱點,不僅有鱗次櫛比的廣告,更有一擲千金的「標王」,還有「魚目混珠」的各種「品牌學」,讓人在「目不暇接」的同時,還有點「一頭霧水」的茫然。
中國人說:君子務本,本立道生。因此,當我們把「品牌」上升到「國家意志」時,最重要的是思考並回答:什麼是品牌之道?不僅是為了解決品牌建設的路徑問題,更是希望關注並回答行業和企業文化和品牌的根本問題。
品牌的智慧:內聖外王
一個時期以來,受西方「市場營銷學」的影響,人們在品牌認知上存在一定的誤區,導致企業更多的是追求一種外在的品牌形象與宣傳,為此不惜「一擲千金」,也成就了一代代「標王」的風光一時,但隨着歷史的潮起潮落,曾經的「標王」早已「物是人非」,讓人在唏噓感慨的同時,不禁對「品牌學」開始了一些反思性,甚至是否定性的思考。
品牌的重要是毋庸置疑的,但更重要的是品牌之道,這個「道」,不僅是回答如何建設品牌,更要回答為什麼建設品牌,品牌的內涵和根本是什麼。用中國傳統智慧的視角看,品牌建設的關鍵是理解:內聖外王;是實踐:內外兼修。
首先,要覺悟「品牌之道」在於解決好品牌的「大道」。「大道」的根本是理解「內聖外王」的邏輯,「內聖」是基礎,是關鍵。「內聖」的靈魂在「內心」,「內心」的關鍵是「不忘初心」,永遠保持「真善美」。「內聖」問題解決了,「外王」就水到渠成,因為,「相由心生」。
其次,要理解「品牌之道」在於解決好品牌的「道路」。「道路」的根本是做到「內外兼修」。品牌形象是外在的,但這是「果」,而「因」是內在。沒有內在「因」的完善,就不可能有外在「果」的高大。因此,「內化於心」是前提,而「外化於行」則是必然,而「有行」才能夠「有形」,品牌形象的「高大上」就自然而然。
第三,保險公司在經營,特別是理賠過程中,更多地是用條款,用法律跟客戶講「理」,卻忘了保險的「道」,忘記了保險的「出發」,更令人擔心的是在「理性人假設」的誤導下,將客戶「一視同仁」地作為「假想敵」,並陷入了「一個人生病,九十九個人陪着吃藥」陷阱,讓客戶體驗跌倒了「谷底」。中國人講「道理」,是「道」在前,「理」在後,所以,「道」不在,「理」何堪!離開了保險的「道」,信任和品牌也就無從談起。
第四,保險制度的特點決定了其品牌性質和意義的「與眾不同」,不僅是內涵,更因其與行業的「生死攸關」。因此,保險品牌不僅僅是「招牌」,更是「安身立命」之本。保險業要像愛護眼睛一樣維護品牌,而信任和良知是保險品牌的「魂魄」,不僅是一種依托,更是一種血脈。
信任是品牌的基礎
現代保險的射倖合同特征決定了其「最大誠信」的行業特征,保險可以說是典型的「無信不立」的行業,因此,保險業要比其他任何行業都更重視信任體系的建立與維護,信任是保險品牌的基礎,更是價值所在。
在中國人的「最大誠信」認知與實踐中,就有《周易》中「信及豚魚」的說法,其傳達的是一種普世的信用理念,講的是對「豚魚」尚需「立信」,何況人!所以,「一言九鼎」、「一諾千金」應當成為保險行業的基本語境。
在體驗經濟時代,品牌宣傳固然重要,但客戶體驗更重要,因為,口碑就是品牌。有時候,保險公司與其「一擲千金」地做廣告,不如扎扎實實地把客戶服務做好。而營銷時的「苦口婆心」,往往不如理賠時的「以誠相待」,因為,「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603883,股吧)的口碑」。所以,經營管理本身就是最好的品牌建設,員工的服務心態就是品牌的基礎,轟轟烈烈地搞品牌建設固然重要,但細雨無聲的品牌滋養更重要,好品牌往往是「深入人心」。
在互聯網時代,保險面臨「雙虛」的挑戰,一方面是保險自身的「虛」,因為是承諾在前,履約在後,加上射悻合同特征,難免讓人覺得有點「虛」;另一方面是互聯網的「虛」,更是不言而喻的。對此,凱文凱利曾說:互聯網經濟是「始於技術,成於信任」,可謂是一語道破了互聯網保險發展的根本。從發展互聯網保險的角度看,流量很重要,用戶更重要,但不要忘記:離開了信任,最後的一切,依然是「塵歸塵,土歸土」。因此,即使在虛擬的互聯網環境下,保險仍應當將信任做實,將承諾和保障落實。因為,韓非子曾說:存亡在虛實,不在於眾寡。
良知是信任的基礎
信任是保險品牌的基礎,而信任最重要的基礎是良知。一個人信任他人,往往是基於一種基本判斷:好人。良知是一種普世的價值共識,人們往往是基於這種價值共識,形成一種彼此的內心認同,這種內心認同則構成信任的重要基礎。
從保險行業的角度看,最大的良知是扶危濟困,分憂解難,是服務民生,造福社會。從實現的角度看,保險是典型的「群眾事業」,因此,「成人達己,達己為人」不僅是一種理性,更是一種良知。同時,作為企業,「在商言商」本無可厚非,但不要忘了「君子愛財,取之以道」的古訓,這是商業良知的基礎。
無論是保險行業,還是保險企業,要認識到:這是一個「救人於水火」,是一個讓人「托付終身」的行業,因此,「良知」不僅是必要,更是必須。要認識到良知就是保險品牌,也是保險文化的核心內涵。但「致良知」屬於知易行難,因為,往往涉及「切身利益」,因此,它需要我們有一種「舍生取義」的勇氣,還要有「成人達己」的智慧。但無論如何,保險行業都要認識到:良知就是最大的品牌。
面向未來,我國保險業面臨「塑造保險行業品牌新形象,構建保險品牌新格局」的任務,為此,需要我們對「品牌」有一個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認識,特別是要理解品牌建設中「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哲理,同時,要處理好「內聖外王」和「內外兼修」的關系。此外,保險品牌具有較強的行業屬性,因此,行業要理解「覆巢之下無完卵」的道理,行業更需要基於集體共識的齊心協力,只有這樣,才能夠讓「保險」成為一個閃耀着人性光芒的「金字招牌」。
(作者系國家減災中心特聘專家,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 投資10至18歲孩子的最佳方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