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新能源車面臨三大難題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1-26 16:42


四部委啟動調查 補貼將逐步減少 業內人士稱靠補貼過“好日子”無法持續

隨各種補貼的推出,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比例也大大提高。但伴隨整個新能源汽車業的快速發展,近日,業界傳出新能源汽車存在騙補現象,引起國家相關部門重視。有專家表示,目前過分依賴國家和地方補貼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瓶頸,而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將會進行調整,提高補貼門檻,逐年下降補貼比例直至補貼完全退出。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佈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生340471輛,銷售331092輛,同比分別增長3.3倍和3.4倍,遠高於同期非新能源車汽車的銷增量。對於2016年新能源汽車的行情,中汽協預測全年銷量70萬輛左右,比去年多一倍。

數據:銷量均大增

據了解,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銷售中,私人購買數量大大提高。據工信部裝備工業司汽車處副處長孟祥峰透露,私人消費的新能源汽車比例在明顯提升,2014年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超過了2.4萬輛,占新能源乘用車總量的54%,而2015年這個比例已提高了72%。

同時,記者從日前舉辦的2016中國電動車百人會論壇上了解到,我國純電動乘用車最高車速超過140公里/小時,續駛里程超過200公里,百公里加速性能、能耗水平等關鍵指標大幅進步,基本上跟上了國際新能源汽車業發展步伐。

困境:遭遇騙補質疑

但近日有媒體爆出,快速發展的新能源汽車業正遭遇一場騙補的質疑。

據媒體披露,電動改裝車、新能源大巴(6~8米)、微型電動乘用車等幾大領域都是騙補的重災區。騙補的方式有多種,包括新能源汽車企業通過簡陋的組裝就“生出”電動車,或者轉手賣給自己的租賃公司,或者獲得補貼后拆下電池重覆利用循環申請補貼,以大量未達到安全技術標準、品一致性差的電動車,輕易便套取上億元的新能源補貼,而其中相當一部分車型並未進行公開銷售和進入交通領域,僅僅是用來騙取補貼的工具。

1月21日,工信部網站發布《四部門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核查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聯合財政部、科技部、發改委四部委啟動相應的調查,對2013、2014年度獲得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新能源汽車,以及申請2015年度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新能源汽車有關情況開展核查,核查範圍將覆蓋全部車輛生企業以及新能源汽車運營企業、租賃企業、企事業單位等新能源汽車用戶。

觀點:過分依賴補貼

在去年11月廣州國際車展期間舉辦的“2015廣州國際電動汽車業峰會”上,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就明確表示,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存在的問題之一就是補貼的依賴還比較嚴重,補貼對整個市場生的作用應該過大,需要進行合理化。歐陽明高認為,尤其是6~8米的客車,目前來補貼的合理性有待完善。

根據2013~2015年度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國家對客車的補貼是按照車身長度分級的,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統一補貼25萬元,純電動客車6~8米補貼30萬元。業內表示,加上1:1的地方補貼,6~8米的純電動客車補貼達到60萬元。而6~8米的客車對於國內客車企業而言技術門檻較低,目前6~8米純電動客車的製造成本 一般在45~50萬元,甚至還可以更低。

新能源汽車業面臨的幾項難題

難題1.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據悉,2016年我國計劃新建2000個充換電站,公共充電樁數量將接近9萬個,總投資達130億元左右。截至2015年年底,我國已建成充換電站3600座,公共充電樁4.9萬個。充電樁和新能源車的比例明顯不足。

難題2.整車技術有待提升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整車品還存在技術開發不足,整車的品質,如操控性、可靠性,與國外的品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

難題3.電池續航能力急需提升

目前不少新能源汽車充滿電最遠只能續航200公里,如果目的地沒有充電設施,車主最遠只能跑100公里就必須返程。據記者了解,目前我國在動力電池業領域缺乏龍頭企業,在前沿技術和先進系統的開發方面儲備不足。

業內預測

補貼將逐步減少“好日子”或結束

有數據顯示,2015年將近3/4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集中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這樣的限行、限購城市。業內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車不限行、不限購,購買還有補貼是消費者購買的重要動因。對此,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會長王俠此前表示,企業的當務之急,是實現核心技術的突破,降低成本,提高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改變單純依靠補貼的盈利模式。

記者了解到,財政部已明確,2017年至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將在2016年基礎上下調20%,2019年至2020年下降40%,2020年以后補貼政策將退出。

對此,一些業內人士表示,隨補貼的逐年減少,以及國家相關部門加大打擊騙補的行為,依靠補貼過日子的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好日子”或將結束,整個業將從嚴重依賴補貼向市場競爭主導來過渡,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