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仍存有效金融資源流向城市等現象 貧富差距較大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7-12 09:30
(原標題:農村普惠金融發展調研與思考)
農村金融一直是我國金融體系中的短板,雖然近年來國家各類「三農」政策逐步推進,但農村金融在網點覆蓋、知識宣傳、風險控制等方面與城市金融相比還存在諸多差距,甚至出現農村有效金融資源流向城市等現象。為此,國家將「發展普惠金融」作為經濟戰略正式納入「十三五」規劃。
一、南陽地區農村金融發展現狀
普惠金融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2005 年聯合國「小額信貸宣傳年」,由世界銀行首次提出並推行。其核心意義是發展落後貧窮地區金融服務體系,支持商業銀行網點向鄉鎮下沉,發展支農網點,以達到金融資源共享、縮小貧富差距的目的。
(一)我市涉農貸款增速較低,支農力度亟需加強。截至2016年5月末,轄內涉農貸款余額1145.03億元,較年初增加31.37億元,增幅2.81%;但低於轄內貸款增幅2.39個百分點,涉農貸款增速較貸款平均增速較低。主要原因是金融的排除效應,由於金融資源受限,金融機構出於避險風控的目的,將金融資源向大城市、大客戶方面轉移,從而農民實際可得性金融資源不斷減少。
(二)支農機構較單一,農村金融資本轉率低。截至2015年末,南陽轄內涉農貸款余額1113.61億元,其中農合機構占比高達49.49%,其次是農發行14.30%,五家大型商業銀行總占比18.34%,郵儲銀行4.07%。截至除了農合機構根植於農村地區以外,國有商業銀行對涉農貸款具有一定門檻限制,農村地區由於抵質押物的缺失,同時大部分農民因缺少貸款成本支付能力而被大多數商業銀行排除在外。
(三)農村金融資源相對較少,貧富差距仍然較大。截至2015年末,南陽轄內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58%,但同時,轄內金融網點數量1171個,其中農村網點數量為379個,占比僅為32.37%;另外,農村網點80%以上設在鄉鎮,農民享受金融資源的便利程度仍不高。截至2015年末,我市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5萬元,是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6倍,農村金融資源的缺失進一步拉大城鄉差距。
二、農村金融發展現狀成因分析
農村金融雖然從規模上看是不斷增加的,但由於金融資本具有逐利性的內生特征,農村金融資源會選擇利潤更高、風險更小的大企業,金融資源不斷流向城市,從而促進城鎮發展進而拉大貧富差距;同時,我市農戶貸款呈現「小、散、多」的普遍特征,金融機構出於風險控制的目的,將農戶貸款門檻進一步提高,農戶「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凸顯;另外,目前農村信貸效率較低,貸款大多數投向非生產領域,資本再生能力較低,不能直接惠民利民。
三、基於南陽地區農村金融視角下夯實普惠金融政策建議
(一)擴大農村金融規模,着眼在於「實」字。以普惠金融精准推動國家供給側改革,一是資金落地要實,貸款投向要精准立足「三農」,嚴格貸款資金流向控制,杜絕惠農資金向城市流動;二是政策落地要實,嚴格執行國家惠農政策,做到精准扶貧、效率扶貧,切實降低農戶貸款門檻,減少農戶融資成本;三是經營定位要實,普惠金融機構要秉承「讓利於農、助農惠農」的戰略根本,杜絕「嫌貧愛富」的思想,研究制定符合農村區域特征,貼近業務實際的管控體系和考核管理辦法,激發一線業務人員積極性,調整普惠信貸政策,確定合理的信貸投向目標,保障農民信貸資源可得性;四是資源配備要實,從網點設置、產品設計、人員配備、信貸管理,進一步完善中後台支持部門,實現了前中後台共同服務小微市場的組織架構,全方位多維度保障農村金融資源供給充足。
(二)提高農村金融效率,先行應為「補」字。一是網點數量要補,找准貧富差距較大區域,合理選址,增加農村金融網點數量;二是業務發展要補,將普惠金融納入各農村金融機構戰略規劃中,強調取之於農、反哺於農的戰略基調,制定有針對性的發展規劃;三是服務產品類型要補,針對農戶「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合理設計農民可得性信貸產品資源,在推出多種擔保方式共存的情況下,有效解決小貸款難的瓶頸問題,增加農村信貸資源供給量;四是機構聯動要補,推動PPP戰略合作模式,加強與政府、擔保機構、鄉鎮企業間溝通聯系,爭取土地、林權質押「新型試驗點」,確保三農信貸投放持續增加。
(三)防范農村金融資源外流,加強一個「嚴」字。一是資金管控要嚴,各金融機構要嚴格按照各類貸款實施細則要求,簽訂及履行合適的支付方式,同時嚴格貸後資金管控流程,對購銷合同履行及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跟蹤監管,確保信貸資金落地有聲;二是服務收費要嚴,落實《中國銀監會關於整治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規范經營的通知》等政策的要求,保證信貸收費的高度透明,杜絕銀行業亂收費的現象,降低農戶融資門檻;三是行業監管要嚴,監管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加強監督指導,對金融機構「以貸引存、存貸掛鈎」等現象堅決查處,為農戶融資創造一個良好的金融環境。
(四)完善農村普惠金融體系,重點落在「惠」字。一是利率定價要惠,針對農民產業特點,以轉介服務為主,適時調整普惠支行業務模式,降低基准信貸利率;二是業務效率要惠,適度開放農村網點服務三農貸款業務審批權限,縮減辦理時限,提高服務效率;三是行業競爭要惠,加強金融行業自律,杜絕「沖時點」等惡性競手段,切實減費讓利,維護金融秩序;四是服務水平要惠,在不斷提高農村金融服務水平的同時,針對目前農村「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的現象,逐步建立涵蓋「醫療、養老、教育」等一體化金融管理服務,打造「貼身服務」的普惠金融模式。
- 不論是30歲還是70歲 都值得嘗試做一次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