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文明:文以化人 日新其德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7-05 11:50


文明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把文明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之一,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內在趨勢,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文化建設的應有狀態,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時代要求。

中華文明經歷了5000多年的歷史變遷,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延續着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其中,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開放包容的社會心態和天下大同的政治理想,共同形成了中華文明的獨特面貌,對於建設文明中國具有十分重要的當代價值。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文明的進步不僅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更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敢於革新,勇於創新,一直是中華文明發展的強大生命力。早在商湯時代,其浴盤上就鐫刻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銘詞,旨在激勵自己澡身而浴德,澡雪而精神,既要盥洗身體,更要滌盪心靈,保持向新求新的精神,產生日新月異的進步。修身養性如此,治國理政更需如此。《詩經》有雲:「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意思是說,周朝雖是古老的邦國,但其使命卻在於革新。同樣的道理,中國雖是文明古國,但想保持長盛不衰,就需要不斷地自我更新。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習近平總書記也在多個場合引用這些典故,以此強調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問題上,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提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理念和方法,要求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社會治理等的發展需要,積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之相協調相適應,發揮傳統文化的優勢,展示傳統文化的魅力,實現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這些觀點,契合時代需求,理論聯系實際,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開放包容,交流互鑒

中華文明是在中國大地上產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斷交流互鑒而形成的文明。歷史上,自漢代張騫開辟絲綢之路後,引進了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芝麻等西域特產,傳入了琵琶、箜篌、篳篥、橫笛、羯鼓等外來樂器,豐富了國人的文化生活。從兩漢之際傳入中國的佛教,同中國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相互碰撞交流,彼此融合發展,不僅完成了佛教的中國化,而且最終形成了儒、佛、道三教鼎立的中國傳統文化格局,充實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促進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近代以來,無數仁人志士努力學習西方的先進科學和文化,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最終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取得國家獨立,實現民族富強,走上和平發展的道路。

民族多元一體,文化多樣共存,中華文明之所以形成如此獨特的文化景觀,根植於中國文化的「和而不同」的哲學觀念,這造就了中華文明海納百川、兼收並蓄的胸懷和氣度,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和包容性,能夠積極吸收借鑒其他文明的優秀成果,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保持生機和活力。隨着經濟全球化的到來,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已經成為時代潮流,中華文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理念將越來越顯示出重要力量。

堅守善道,天下大同

在傳統典籍中,文明一詞被賦予了更為深遠的意義。《尚書》說:「帝舜曰重華,協於帝。浚哲文明,溫恭允塞,玄德升聞,乃命以位。慎徽五典,五典克從;納於百揆,百揆時敘;賓於四門,四門穆穆;納於大麓,烈風雷雨弗迷。」舜擔任領導職務後,推行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道德教育,百姓順從,百官稱職,四方和睦,風調雨順。朱熹解釋說:「《中庸》所謂『擇善固執』,擇善,便是理會知之事;固執,便是理會守之事。……『浚哲文明』,便有知底道理;『溫恭允塞』,便有守底道理。」這種善的力量,正是文明區別於野蠻的地方。所謂文明,就是堅守善道。

《易林》有「文明之世,銷鋒鑄鏑」之言,就是說,文明之世即是和平之世,沒有戰爭,沒有暴力。梁啟超《變法通議》說:「文明之世,以道理為勢力;野蠻之世,以勢力為道理。」這里便是將「文明」與「野蠻」對舉。文明之世,政治昌明,百姓安居樂業,人人各得其所,能夠堅守善道,力行善道,因而古人常以有道指代文明,而「大同」正是有道的象征。《禮記》載孔子之言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這段對於大同社會的經典描述,正是中華文明對於理想社會的夢想與期盼。

文明不僅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永恆主題,也是中華民族和中國共產黨人的不懈追求。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文明建設走上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正確道路。進入新世紀以來,又進一步提出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協調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目標。中共十八大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文明」確定為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這是對以往有關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增強民族文化自信、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塑造國家形象的指針。建設文明中國,需要我們每個人從自身做起,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作者任職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室)

(本文配圖均來自網絡)

    來源:人民網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