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風暴捲土重來?路透社:無需擔憂網絡股泡沫重演
鉅亨網新聞中心
導語:路透社網絡版上周日刊登題為《網絡股繁榮引發投資者擔憂,但崩潰不太可能重演》(Analysis: After Web stocks boom, investors wary but rout unlikely)的評論文章稱,雖然網絡股近期的一片漲聲引發了一些投資者的擔憂,但考慮到如今的市場特點,1990年代末的互聯網泡沫不太可能重演。
以下為文章全文:
對網絡股的投資者來,去年稱得上是收穫頗豐的一年:由於營收增長和盈利預期提升,很多網絡股都實現翻番。然而,由於很多人仍對1999年的互聯網泡沫記憶猶新,所以這種收益也伴隨焦慮。
但市場策略師和科技行業專家都認為,這種對比並不合理。雖然某些網絡股可能會因為盈利預期虛高而出現股價下跌,但大面積暴跌的機會卻很小。
最重要的是,Facebook和Netflix等今年的明星股其實都已經盈利。1999年科技泡沫中的很多標誌性網絡公司几乎沒有盈利的希望,有的甚至連營收都沒有——完全是憑藉著頁面點擊量和眼球等非財務數據吹噓自己的潛力。
過去14年,無論是互聯網本身,還是人們使用互聯網的方式,都已經發生了轉變。1999年,主要的上網方式是撥號上網,上網設備則是台式機。而現在,有了更快的寬頻,手機和平板電腦也早已普及。網絡廣告也已經發展成一項成熟的業務,計算速度也大為改善,視頻和複雜的游戲都不在話下。
1999年上市的網絡廣告公司Razorfish CEO傑夫·達齊斯(Jeff Dachis)表示,市場比1999年更加理性。該公司目前已經已經被法國陽獅集團收購。
“當年的股票數量是現在的100倍,但卻几乎沒有一家的信譽和分量能跟如今的Facebook或Twitter媲美。”達齊斯,“沒人能否認當今的網絡廣告或數字營銷行業的增長。”(接下頁)
[NT:PAGE=$]
警示信號
Facebook、谷歌和Netflix三家公司2013年都將以歷史最高價或接近歷史最高價報收。Yelp和Pandora等體量較小的網絡公司股價則上漲兩倍。
但這並不意味沒有警示信號。自從今年11月IPO(首次公開招股)以來,Twitter股價已經上漲160%,這也引發了一些質疑:由於該公司至今分文未賺,它的股價是否存在一些泡沫?
同樣,Snapchat和Pinterest等消費者耳熟能詳的互聯網公司,也都以數十億美元的估值籌集了大筆資金——盡管他們同樣處於虧損狀態。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CB Insights的數據,在有可能於2014年上市的美國科技公司中,大約有26家獲得了10億美元或更高的估值融資,包括Uber和Square。
經常看空高估值股票的對沖基金經理大衛·埃因霍恩(David Einhorn),今年10月在發給投資者的公開信中擔心歷史可能會重演。“當傳統估值方法已經不再適用於很多股票時,我們難免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他。
不過,互聯網公司目前的估值水平的確比1990年代末低了不少。像Webvan和VerticalNet這種在當時名噪一時的“妖股”如今聞所未聞,這兩家公司當時的市銷率分別達到388倍和268倍。
Twitter對應去年的市銷率為73倍,已經創下當今網絡股的最高紀錄。谷歌、Netflix和Salesforce.com的市銷率都低於10倍。
“網絡廣告、在零售、在旅遊等終端市場如今已經比1999和2000年發達得多。”早在1990年代就與“互聯網女皇”瑪麗·米克(Mary Meeker)一同關注網絡股的著名分析師馬克·馬哈尼(Mark Mahaney)。(接下頁)
[NT:PAGE=$]
.com泡沫
.com泡沫的破滅成為了投資行業歷史上最大的災難之一。短短兩年半時間,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就從2000年3月10日的5123.52點暴跌78%。
將近14年后的今天,盡管美國多數的主要股指都已經突破歷史高點,但納斯達克指數依然未能完全恢復當日的元氣。這同樣表明,今時不同以往。
世紀之交的互聯網行業充斥一夜暴富的傳奇,以及一擲千金的土豪行徑——例如,2000年的“超級碗”橄欖球賽大約有20家網絡公司投放廣告,每條廣告的花費約為110萬美元——但最終有很多都灰飛煙滅。
1999年末,全美10隻估值最高的股票中有8家是科技股,雅虎對應2000年的市盈率為577倍。同一時期的AOL和思科分別高達223倍和102倍。但思科憑藉著在網絡設備市場的主導地位,實現了長遠發展。
時鐘撥回到2013年,標準普爾500指數中20隻漲幅最大的股票中,只有4隻來自網絡板塊,Netflix以3倍的漲幅位居第一,排名第10的雅虎上漲1倍,Facebook則上漲1倍多。
其他表現優異的還包括百思買和美光科技。
“市場普遍觀點是,泡沫的確已經形成,但由於估值水平沒有超過1999年,所以還有上漲空間。”投資公司Jones Trading首席市場策略師麥克·奧洛克(Mike O Rourke)。
但他表示,這種想法可能有缺陷,並警告稱,使用歷史上估值水平最高的時期作為參照是極其危險的事情,回報率也會很有限。“當泡沫出現后,很大一部分盈利都會很快消失。”奧洛克。(接下頁)
[NT:PAGE=$]
IPO減少
但新股發行的減少也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泡沫擔憂。
包括Twitter 在內,2013年全美網絡股IPO只有5筆,1999年為86筆。事實上,1999年的IPO數量超過了之后數年的總和。
很多公司都選擇等待更長的時間,當公司更加成熟時再到公開市場上市。Facebook就是一個極端的例子,該公司上市時的估值已經超過1000億美元。
1999年時,“無論商業模式有多麼愚蠢,所有的公司都能上市,而且都能獲得很高的估值。”投資公司Jacob Funds CEO瑞恩·雅各布(Ryan Jacob)。
例如,網絡玩具商店eToys在1999年IPO時的股價就增長了3倍。該公司花費了數千萬美元投放電視廣告,但2001年初卻不得不申請破。
雅各布認為,由於利率較低,而且美國經濟持續向好,互聯網公司的估值將在2014年繼續走高,但不會達到1999年的水平。
他指出,LinkedIn股價今年前9個月翻番后,近期已經下跌14%,表明投資者並沒有失去理智。“當今的市場一旦有些過頭,就懂得稍微停停腳步。”(鼎宏)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