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這一年,當我們談論科技時,我們在談些什麼?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年我們不斷地為新的發現新的進步而感到興奮。我們發現改變小鼠腸道菌群的結構能夠幫助小鼠降低體脂能夠,減輕小鼠的類抑鬱癥狀我們實現了氫鍵的可視化。我們還,用幹細胞培養技術人工製造了肉餅並且成功克隆了胚胎,幹細胞還嘗試了,“心靈感應”基因療法也越來越與普通人靠近。

年初頭扎進地球大氣層的隕石給俄一羅斯人民帶來了場小一小的驚險年底ISON彗星的壯烈辭世則給全世,界人民帶來了場視一覺上的盛宴天體命運的話題帶給了我們廣闊的宇宙視角。


2013年我們也在延續之前的話題老,話題不斷注。入新的生命力因為我們正見證它們的發展推進,還因為它們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更因為它們在定程度上為我們,打開一了觀察世界本源的門窗。

去年大熱的3D打印技術愈來愈有普及到大街小巷的趨勢而3,D打印界的“高富帥”3D生物打印技術更是大放——異彩繼之前。備受熱議的3D生物打印機被提出后今年2月20日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宣佈他們使用3D生物打印技術用膠,原蛋白和耳細,胞“打印”出了活的人工耳,可以用於先天畸形兒童的器官移植。

去年發現的希格斯粒子終於拿到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這個讓科學家尋尋覓覓近半個世紀的神秘粒子,持續受到了世界注目,也讓許多人對神秘的粒子物理生了濃厚的興趣。

“嫦娥三號”和“好奇號”火星車分別探索月球和火星的秘密;“神舟十號”飛船出發與“天宮一號”對接,全世界的人們都看到了王亞平在太空中的授課;“蛟龍號”完成第65次下潛,並取回一些新的生物品種。我們對頭頂星空和海底謎境的探索,愈深愈遠。

全國多地繼續遭遇霧霾天氣,讓霧霾成為年年都熱的話題。不僅是空氣,人們還渴望更乾淨的水、更健康的食物,這是對田園時代美好的鄉愁,也是對科技帶來文明的期待。

在機不離身的時代,能夠利用燈光來傳遞網絡信號,在飛機上也能連接WiFi上網,話題熱度的背后是人們對更快捷方便的未來生活的渴望。

新的一年又將來臨,讓我們展開雙手擁抱新年,共同期許更好的明天。

[NT:PAGE=$]

二O一三年從灰霾中開始,在灰霾中結束。解決空氣污染問題迫在眉睫

回望即將過去的一年,灰霾極為“敬業”,不顧人們對它的萬般厭惡,保持專業自我素養,有始有終,讓2013“霾頭霾尾”。

對於生活在中東部地區十余省市143萬平方公里的人們來,2013是從灰霾中開始的,重災區北京1月份僅有5天空氣質量正常;進入12月,華南、中東部地區又出現了大範圍灰霾天氣,這一年又將在灰霾中結束。

灰霾時刻撩動人們脆弱的神經,與西方發達國家曾發生的大氣污染事件相比,我國的灰霾是包含煤煙型污染物與光化學污染物的“新興復合型污染”,但總體污染最嚴重時也比當年倫敦煙霧事件、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輕得多。

不過警鐘依然要長鳴。要解決嚴重的大氣污染問題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

歐美等發達國家耗費了30—50年的時間才基本解決大氣污染問題。相比之下,我們在治理中其實更有優勢——現代工藝水平的提升與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也許將使我們走上控制中逐步減輕灰霾狀況的道路。

與空氣一樣,人每天都需要的還有水。1月初一則“最會喝水的家庭20年不喝自來水”的報導瞬間引發了人們的擔心:兩位水質專家都不喝自來水,那我們還能喝嗎?

實際上,按照去年頒佈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106項指標達標的自來水與歐洲發達國家的飲用水標準基本一致,而人們對“水質”感受的不同往往出現在運水管道中。陳舊的管道可能會使本來達標的水質遭到二次污染,這才是讓水質變差的“死角”。

[NT:PAGE=$]

隕石襲擊俄羅斯、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天外來客讓世人揪心

2月15日,正月初六,大部分國人還沉浸在濃濃的春節氛圍中。然而從近鄰俄羅斯傳來的消息,讓人們在喜慶祥和的時分感受到天外不速之客的威脅:毫無預警地,一塊燃燒的隕石拖長長的火球,墜落在烏拉爾山脈東麓的車裏雅賓斯克州薩特卡市附近。這是自1908年以來規模最大的隕石撞擊事件。

美國媒體報導稱,它在空中爆炸的威力為廣島原子彈的30倍。這塊最終測算直徑17米、重達1萬噸的隕石,以每秒約18公里的速度撞向地球,爆炸當量相當於47萬噸TNT烈性炸葯。

裹火球的隕石划過天空的面,被俄羅斯司機的行車記錄儀完整拍下,在網絡上贏得了超高的點擊量。隕石爆炸生的衝擊波到達地面后,擊碎了無數居民家裏的玻璃,導致當地近1200人受傷,不過幸好都是輕微傷。

緊接,16日凌晨,一顆被命名為2012DA14的小行星和地球擦肩而過。這是本世紀最靠近地球的一顆小行星,它最接近地球的時候距離地面僅有不到3萬公里,甚至比地球同步衛星的軌道還要低。

這顆小行星有一個足球場那麼大,據與造成通古斯大爆炸事件的那顆撞擊體差不多大小。幸好這顆小行星的軌道參數被精確測定,排除了撞擊可能。但在萬矚目的時候,許多人還是在心裏吶喊:“小行星,請你飛準一點兒!”

連續的天外來客都有驚無險,但毫無疑問,它重新點燃了人們對“小行星撞地球”這一經典話題的濃厚興趣。

基因療法帶來重生希望,廣 東科學家為世界肺癌治療提供新思路

3月20日,美國科學家用基因療法治愈3例成人急性白血病的消息,給在這一領域苦苦研究的科學家們打了打氣。在基因療法出現的20多年間,近年來好消息不斷出現。

今年除了急性白血病,基因療法還在糖尿病、肌萎縮側索硬化症、腦白質營養不良等幾種疾病上有了可喜的進展,為許多已經望的患者帶來了重生的希望。

基因治療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治療方式?最終還得從基因起。當人體基因發生突變、缺失、轉移等各類“錯誤”時,細胞就會出現問題,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疾病。科學家們把患者的基因描繪出來,篩選出其中出錯的地方,再通過藥物將錯誤糾正,以達到治病的目的,這就是基因療法。

近年來,中國的科學家也開始在這一領域取得成就。就在美國科學家宣佈他們的成果后不久,廣東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廣東省肺癌研究所所長吳一龍及其團隊,在全球範圍內率先發現了中國人身上特有的肺癌驅動基因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並基於上千例的臨床試驗,證明了靶向藥物“易瑞沙”對東亞人種的特殊有效性,為中國乃至世界肺癌治療提供了新思路。

隨基因療法出現的則是定製化治療——對特定患者基因進行測序,了解到底是哪個基因出錯了、出了怎樣的錯,再對症下藥。這種定製化治療已經在美國出現,對於普通人而言,定製化醫療普及時代的來臨可能並不遙遠。

[NT:PAGE=$]

躲在暗處的H7N9射出一支“冷箭”,暗物質的現身讓宇宙不再那麼神秘

回顧2013年,H7N9是一個繞不開的詞。3月底,上海和安徽率先確診人感染H7N9亞型禽流感病例。4月,H7N9多處多例被報告,几乎引發了全國性的恐慌。到2013年5月1日,上海、安徽、江蘇、浙江、北京等10省(市)共報告確診病例127例,其中死亡26例。病例以老年人居多,男性多於女性。進入秋冬,H7N9再次來襲,截至12月19日,廣東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6例,其中5天內連續出現4例。各地都已提高警戒,全力抗擊H7N9。

不僅人的生命受到威脅,家禽養殖業也受到了重創。廣東家禽業受影響程度已超過了2003年非典和2004年禽流感時期,不到兩個月直接經濟損失已達30億元。

目前,中國已將人感染H7N9禽流感納入法定乙類傳染病管理。令人稍感安慰的是,到現在還沒有充分的證據表明H7N9病毒能夠在人之間傳染,成為大規模的流行性疾病。

躲在暗處的不只是禽流感病毒,還有暗物質。不過關於暗物質的是好消息,4月初,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教授公佈了其暗物質研究首批成果,他們可能在實驗中發現了暗物質。

宇宙中,我們通常所謂的物質其實只占4%,暗物質和暗能量分別占23%和73%。不受標準模型制約。暗物質是目前最明確的突破了標準模型的觀測現象,了解暗物質的性質就可能帶我們走進基本粒子更加深入細微的結構中,了解更加深刻、基本的物質構成的規律。

之前,人們一直猜測暗物質的存在,但卻從未實際“捕捉”到它們的身影。丁肇中團隊的發現,朝揭開暗物質的神秘面紗又近了一步。

目前,尋找暗物質粒子、研究暗能量的物理本質、探索宇宙起源及演化的奧秘、結合粒子物理和宇宙學的研究已成為21世紀天文學和物理學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

[NT:PAGE=$]

裘莉切除雙側乳腺引關注,基因檢測走入公視野,分子生物學造福人類

5月14日,好萊塢知名女星安吉麗娜·裘莉公開披露她已接受預防性的雙側乳腺切除手術,以降低自己發生乳腺癌的風險。裘莉稱,自己之所以進行這項手術,是因為她有基因缺陷(攜帶BRCA1基因突變),罹患乳癌和卵巢癌風險較高,此法可降低其患癌的風險。消息報導后,網民對此事的討論熱火朝天。

1990年,研究者發現了一種直接與遺傳性乳腺癌有關的基因,命名為乳腺癌1號基因(英文簡稱BRCA1)。實際上,這是一種“抑癌基因”,據統計,BRCA1基因突變者,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風險分別是50%—85%和15%—45%。

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已經可以通過取血來進行BRCA1基因突變的檢測,並據此做出相關的諮詢指導,裘莉正是受益於此。裘莉的抉擇,讓基因檢測前所未有地走入了公視野。

與裘莉一樣,全球越來越多人的生命健康將受益於分子生物學的進步。5月18日,美國俄勒岡健康科學大學研究小組宣稱,他們向女性提供的卵細胞內植入他人皮膚細胞的細胞核,首次成功製作了能夠分化成各種組織的胚胎幹細胞(ES細胞)。

研究小組希望他們的研究成果“能為再生醫療作出貢獻”。要知道,胚胎幹細胞是最好的幹細胞,這一成果將為動物遺傳操作技術提供新途徑,或者為人類提供移植用的器官、組織和細胞,無疑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神舟十號、天河二號,科技硬件彰顯國家強大,信息安全技術也需同步增強

6月是一個令國人驕傲的月份。中旬,“神舟十號”飛船發射,將三位航天員送往空間站,進行自動和手動交會對接、組合體飛行、繞飛等實驗。王亞平的太空授課,令人印象深刻。

同樣在6月,由中國國防科技大學等單位研製的異構超級計算機“天河二號”,成為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超過第二名“泰坦”近一倍。

航天與計算機領域的成就,讓國人備感自豪,也極大地增強了民族自信心。然而同樣在6月,引發世界嘩然的“稜鏡門”,也給我們信息安全敲響了警鐘。

“稜鏡門”一出,天下震驚。到如今余波未息,反而繼續發酵。最新消息透露,NSA(美國國家安全局)曾與加密技術公司RSA達成了1000萬美元的協議,要求在移動終端廣泛使用的加密技術中放置后門。

今年6月,前中情局(CIA)職員愛德華·斯諾登通過英國《衛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披露,美國國家安全局有一項代號為“稜鏡”的秘密項目,要求電信巨頭威瑞森公司必須每天上交數百萬用戶的通話記錄。

而且,過去6年間,美國國家安全局和聯邦調查局通過進入微軟、谷歌、蘋果、雅虎等九大網絡巨頭的伺服器,監控美國公民的電子郵件、聊天記錄、視頻及照片等秘密資料。甚至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手機亦被監聽。

中國亦是被嚴密監控的對象。據媒體報導,美國建立多個監視、信息挖掘項目,通過與政府關係緊密的跨國企業,已經把中國網絡的七經八脈全部打通,電話、視頻、郵件,甚至每一個人的刷卡和旅遊記錄,都有可能被一一傳送到美國國家安全局情報人員的硬碟裏。

我國信息安全技術的關鍵創新,掌握核心技術與自主智慧財產權已刻不容緩。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