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充電瓶頸待解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1-23 09:55
公共政策
馬紅漫專欄
新能源汽車業將步入發展快車道。近日,財政部、國家能源局等五部委聯合發文,提出要培育良好的新能源汽車應用環境,2016- 2020年中央財政將繼續安排資金對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給予補。
在資金補貼利好落地之前不久,質檢總局等五部委已發布電動汽車充電介面及通信協議5項國家標準,在硬件和軟件層面實現了統一。這意味充電樁與汽車充電電池不兼容、各公司充電卡不通用的尷尬將會得到修正。與此同時,充電樁品標準的明晰也給生企業進行設計與生框定了要求,此舉有助於遏制充電樁質量參差不齊現象的泛濫,引導業發展向集約化方向轉型。
事實上,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項目是資金密集型業,充電樁生投建門檻和日常維護成本較高,需要大量現金流予以維繫。就此而言,財政補貼的作用更多是“拋磚引玉”,目的是吸引多方資本積極入圍其中,聯手激活充電樁市場。例如在日本,商業場所的充電樁建設與維護是由一家名為“日本充電服務”的公司負責,而其投資方則是豐田、日、本田、三菱等日本汽車製造商與日本政策投資銀行;此外,全家、羅森等日本便利店巨頭也紛紛加快完善電動車充電設施,希望藉此吸引越來越多的新能源車主駐足。反觀國內,商業模式及業信息尚不清晰、城市土地資源稀缺、成本回收期長等因素抑制了社會資本的投資熱情,這一局面亟待主管部門高屋建瓴地給予指導和改觀。
應當提及的是,去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曾發文提出“互聯網+充電基礎設施”的發展思路,借助智能化服務解決新能源汽車“最后一公里”充電難題。如若在某區域範圍內能構建統一的權威管理平台,全面精準地歸集與發布充電樁類型和數量、使用狀態、結算支付數據、周邊餐飲娛樂服務及汽車上下游增值業務等信息,充電樁運營商的資源就可能得到有效盤活並可實現多業協同推進。顯然,在互聯網思維的指導下,社會資本可以擺脫收取充電樁服務費的固有窠臼,站在更高層面規劃經營戰略,進而帶動整個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規範與活躍。
(作者系經濟學博士)
本版言論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