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將踏著“一帶一路”加速遠行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1-09 11:45
自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戰略構想后,如今,這條貫通中國、亞太和歐洲經濟圈的世界跨度最大的經濟走廊正在穩步建設中。專家指出,隨著圈內近60個國家經貿往來密切,合作加深,人民幣國際化步伐也將提速。專家同時提醒,未來在與“一帶一路”區域內國家往來中,要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目的,根據當地需求有序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不能急於求成,盲目冒進。
“一帶一路”拓展新空間
“一帶一路”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該戰略一經提出得到周邊國家的重視和擁護。中金公司的分析報告稱,“一帶一路”周邊多數發展中國家近年經濟增長放緩,這些國家的基礎建設相對落后,以鐵路建設為例,多數國家鐵路里程與國土面積之比在1%以下。而與此相對照,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經驗豐富,部分領域甚至存在產能過剩。這些產能可以通過增加需求的方式來解決,其中一種便是擴展海外市場。
“北京意識到,除盡力通過增加國內消費以彌補全球需求不振外,還存在許多拓展新貿易並投資實體基礎設施的機遇,而且此類機遇並非僅存在於中國,還包括其眾多貿易伙伴。這將引領中國的生產活動從沿海地區向內陸轉移,而后者通過陸路頻道與基礎設施落后且較少進入全球市場的周邊國家直接相連。”印度媒體評論說。
中國不僅擁有產業輸出能力,還有充足的外匯儲備做為“走出去”的后盾。專家指出,外儲中的一部分可以作為與“一帶一路”周邊國家經貿合作的資本金,而這些國家也可以在與中國的合作中得到發展。中國人民大學相關課題組認為,“一帶一路”戰略將為各國完善道路、油氣管理、電網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提供支援;可以促進這些國家商品市場的豐富,擴大對外貿易額;可以形成改善這些國家國內投資環境的動力,以增加外來投資;進一步密切與外部世界尤其是與中國和歐洲國家之間的聯系等。
將成為新的“人民幣區”
隨著產業和資本通過“一帶一路”走出國門,人民幣國際化也將加速前行的步伐。專家指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口占世界總人口六成,經濟總量近三成,“一帶一路”戰略將有助於在這條世界上跨度最長的經濟走廊中形成“人民幣區”。
迪拜國際金融中心前首席經濟學家納賽爾·賽迪認為,“一帶一路”將把中國和眾多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更緊密地融合起來。“未來將逐漸形成一個類似歐元區的‘人民幣區’,在這個區域內,多邊貿易均可使用人民幣結算。中國的商品、服務和投資也將因此進入更多新市場、新領域,逐漸遠離對美國和歐洲市場的依賴。”他說。
有機構估算,中國在“一帶一路”上的總投資有望達到1.6萬億美元。“在中國對‘一帶一路’周邊國家的貿易、信貸、投資合作中,會有一部分以人民幣運作。同時,隨著中國與這些國家資本和貿易往來程度的加深,越來越多國家有可能用人民幣做為交易貨幣,甚至作為本國的儲備貨幣。未來這一區域有可能成為‘人民幣區’。”暨南大學國際商學院副院長孫華妤對本報記者說。
跟蹤需求有序推進
近年來,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加快,但專家指出,在“一帶一路”戰略中,要根據各國需求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孫華妤說,現在人民幣國際化在“一帶一路”戰略中屬於初始嘗試階段,不可能短時間內取代當地傳統使用的國際貨幣,是一個逐漸替代的過程。當前,人民幣大幅貶值或大幅波動都不利於國際化進程,要保持匯率相對穩定,才有可能加速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孫華妤提醒,未來在與“一帶一路”區域內國家的往來中,要通過貿易和投資做鋪墊,加強與這些國家實體經濟的往來,要真實滿足對方的需求,互利共贏,才會使當地產生對人民幣金融產品的需求,而不能單純從金融角度貿然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跨境人民幣業務快速發展和人民幣國際化向前發展的根本動力還是市場需求。”?央行副行長胡曉煉指出,在跨境人民幣業務的政策導向上,始終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目的。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