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CEO梅耶爾瘋狂收購背后:培養創業精神
鉅亨網新聞中心
導語:美國《連線》雜誌網絡版周三刊登題為《瑪麗莎·梅耶爾准備用這些創業公司幹什麼?》(What’s Marissa Mayer Planning to Do With All Those New Startups?)的評論文章稱,梅耶爾之所以大舉收購創業公司,不應該只是為了網羅人才,還應該構建一套內部系統,為這些創業團隊賦予更大的自主性,從而充分發揮他們的潛力。
以下為文章全文:
形勢已經很明顯了:雅虎CEO瑪麗莎·梅耶爾(Marissa Mayer)正在通過很多規模不大的收購大量網羅人才。
本周二有消息稱,雅虎已經收購了移動視頻分享應用QuikIO,他們可能還瞄準了一家名叫imgur的圖片分享網站。但相比於這些收購所處的背景,收購本身就顯得有些無足輕重。梅耶爾正在掀起一輪收購潮,雖然掌舵雅虎不到17個月,但她卻已經收購了24家公司。
很多分析師都認為,這些交易是為了改善雅虎在移動計算領域的地位,但由於所有的網絡和個人計算公司都在挺進移動領域,所以這種解釋變得毫無意義。雅虎在努力改善移動業務,就好比雅虎在努力改善互聯網業務,或提升廣告營收一樣——了等於沒。
另外,正如GigaOM編輯馬修·因格拉姆(Matthew Ingram)所,雅虎的收購已經不再局限於移動領域。例如,Tumblr的重點是內容和社區——盡管它的確擁有很多移動用戶——而imgur則成為了很多人消磨時間的工具。
如果梅耶爾的收購不是為了發展移動領域的主導地位,她又是為了什麼?有專家,是為了網羅人才。的確如此。在硅谷各大企業大力爭奪人才的當下,雅虎已經流失了很多人才,剩下的團隊略顯平庸。
因此,收購潮可以從兩方面對該公司起到幫助。其一,這種方式可以引入一大批具有創業精神且願意加班工作的人才;其二,這種模式吸引了很多媒體報導,為雅虎營造了聲勢,使之更容易通過傳統招聘渠道吸引求職者。
但此舉還應該具備更大的戰略意義。除了花錢收購合適的創業公司外,梅耶爾還有更多工作要做。雅虎之前也曾經收購過很多熱門企業,比如2000年代中期收購的Flickr和Delicious,但卻因為糟糕的管理能力而浪費了人才和技術。
如果梅耶爾足夠聰明,就不能單純收購公司和人才,還應該構建一個創新工廠,讓規模相對較小的團隊相互展開競爭,開發優秀的品。當梅耶爾為谷歌效力時,那家搜索巨頭就部署過這樣一套系統。員工們有很高的活度,可以在不同團隊之間調動,而公司也鼓勵團隊之間也相互爭奪注意力和資源。
事實上,梅耶爾在谷歌任職時就曾經設計過一條培訓管道,為該公司創造了很多內部創業者。
有報導稱,她還准備為雅虎的部分團隊賦予一些自主權。例如,梅耶爾之前收購的Stamped團隊就基本在紐約獨立運營。而梅耶爾本人也曾表示過,她對待Tumblr的方式就是把它密封起來,讓他們自己發展。
收購創業公司最理想的模式是:尋找並收購有前景的企業后,真正發揮他們自己的想法,而不要使之陷入停滯。但雅虎和谷歌都沒有做到,所以梅耶爾能否突破僵局便非常值得關注。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雅虎已經為此投入了很多資金,今后還會繼續下注。(書聿)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