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銀:不應高估歐元區通縮風險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1-09 10:50
為什麼我們應當擔憂歐元區消費者價格下跌呢?答案是,我們不應當擔憂。
市場的平穩運行,需要價格自由地上下波動。然后,它們可以作為信號,把資源引入能夠發揮其最大價值的用途中。唯一重要的是相對運動。深海洋流可能會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推動兩支對立的艦隊。但艦隊司令們需要考慮的是他們艦只之間的相對移動。
經濟學家似乎很清楚這一點,只要他們待在自己的“自然棲息地”大學校園裏。但是,如果讓他們走出校園坐鎮央行,他們就會執於阻止物價下跌。他們會編造奇妙的理論來為自己的荒唐行為開脫。如果物價下跌而工資未降,企業將不得不解僱員工。如果工資下降而未償債務負擔未減,債務人將會無力償債,或者至少消費能力會下降。
這些都是有趣的推測。但我們可以做得更好。得益於經濟史學家的辛勞工作,我們可以追蹤19世紀早期至今30個國家的人均出年增長與通脹之間的關係。
物價下跌時,年均通縮為4.4%;物價上漲時,年均通脹為5.1%。但事實證明,無論物價是漲是跌,(經人口和物價變化調整后的)平均增長率都是完全相同的。無論是在通脹期還是在通縮期,人均出的年均增長都為1.6%。就出增長而言,涵蓋兩個世紀的數據並未給出任何證據證明通脹優於通縮。
並非所有地區都是如此。亞洲的增長在通脹期比通縮期快得多。北美經濟體在通縮期年均而言呈現萎縮。就這個問題而言,最著名的通縮期是“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那段增長低迷的時期對美國來是一段尤為痛苦的經歷。
與此相反,歐洲在通縮期的增長高於通脹期。迴首過去,德國在物價下跌時的經濟表現尤其出色,它在通縮期的出增長為2.6%,在物價上漲時僅為區區0.6%。
這並不是捱過通縮期(或通脹期)的人們總是有不錯的體驗。但從宏觀經濟角度來看,長期的歷史記錄是喜憂參半的。
物價下跌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需求減少,在這種情況下,債務負擔加重,破增多,資價格下跌。這是不好的。另一種是供給增加,這可能反映出生效率有了提升。這是個好消息,它會導致實際工資和資價格上漲。因此,了解通縮的根源至關重要。然而,在最近幾十年裏,央行行長們常喊的口號卻一直是不惜一切代價避免通縮、必要時採取激進的貨幣刺激。
這或許並不是最審慎的做法。在21世紀的頭十年,這一政策似乎助長了資價格膨脹,並造成了金融不穩定。隨后出現的2008年危機喚出了通縮幽靈,而這恰恰是央行行長們想避免的。同樣,世界經濟在20世紀20年代一路狂飆后,也在接下來的30年代陷入了蕭條。
眼下,世界各地的通脹率正在走低,這在一定程度上緣於油價下跌。美國或會跟隨歐元區的腳步陷入通縮。政策制定者們不必驚慌。希臘和西班牙這兩個國家在過去一兩年裏都經歷了通縮,其間它們的經濟卻出現了一段時間以來最為強勁的增長。真正重要的是過往危機留下的壞賬是如何被清理掉的,以及我們是否又在吹大一個不可持續的資價格泡沫。
(來源:FT中文網 比拉爾哈菲茲 本文作者是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董事總經理 譯者/陳隆祥)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